1 / 7
文档名称:

基于烟煤半焦的孔隙结构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烟煤半焦的孔隙结构研究.doc

上传人:贾敬 2022/9/1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烟煤半焦的孔隙结构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烟煤半焦的孔隙结构研究
洪涛赵跃武【摘要】本文以不同温度流化床N2气氛下获得的半焦为样品,利用氮气吸附仪对原煤及半焦的孔隙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半焦试验;样品;孔径;结果分析
在煤的气化过程中,煤中的低活性组分的反应特性基于烟煤半焦的孔隙结构研究
洪涛赵跃武【摘要】本文以不同温度流化床N2气氛下获得的半焦为样品,利用氮气吸附仪对原煤及半焦的孔隙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半焦试验;样品;孔径;结果分析
在煤的气化过程中,煤中的低活性组分的反应特性决定了煤气化过程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和长停留时间。对煤的气化过程的计算,近似用化学反应控制的缩核模型进行,其全部气化所需的停留时间是气化时碳转化率达到90%所需时间的两倍。若根据煤的不同组分和不同反应阶段反应性不同的特点实施煤热解、气化、燃烧分级转化,则可使煤气化技术简化,成本降低,并可以解决煤中污染物的脱除问题。半焦作为煤部分气化后的产物,与原煤在表面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化学组成上有很大的区别,且半焦的孔隙结构对煤气化和燃烧过程有明显的影响。
研究了煤焦气化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煤焦的孔隙结构在气化过程中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原煤的性质,而且取决于气化介质和气化温度;张守玉等[7]研究了活化条件对煤活性焦孔隙结构的影响以及煤种及碳化条件对活性焦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得出了活性焦微孔容积、微孔面积与活化温度成正比关系,以及不同煤种制得的活性焦表面性质相差很大;李庆峰等[11]研究了气化活性与孔比表面积的关系,发现石油焦的孔隙结构、孔的分布对其气化活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影响半焦孔隙结构的因素,发现挥发分的析出或热解对半焦孔隙的生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研究部分气化后生成半焦的特性,得出了不同煤种制得的半焦中挥发分、灰分、固定碳等含量随制备温度的变化趋势。

试验样品为小型流化床N2气氛下煤的热解半焦和某烟煤,某烟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见表1。
表1原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结果
采用美国康塔公司生产的Autosorb-1-C型物理化学吸附分析仪测定样品的孔隙结构。在液氮温度下,测定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压力点下被样品吸附的氮气量(样品的氮吸附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利用Quadrasorb软件对具有20个点的吸附等温线进行处理,由多点比表面积测定(BET)法计算样品比表面积,由BJH法计算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


图1示出了粒度为(~)mm的某烟煤及其760℃、716℃、673℃3个热解温度下半焦的N2吸附/脱附曲线,横坐标p和p0分别为测试压力和氮气的饱和压力。从原煤及其半焦的等温吸附曲线来看,在相对压力p/p0较低时,曲线上升趋势缓慢,在相对压力较高时,曲线上升较快,这说明相对压力较低时N2主要填塞微孔,而微孔的体积较小,使得吸附较慢。在相对压力较高时,N2主要填充的是中孔和大孔,这表明原煤中既有微孔,也有中大孔。此外,从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看出,半焦的吸附量较原煤增加,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
一般来说,某一相对压力p/p0下吸附/脱附等温线分离程度越大,说明与此对应的孔含量越多,滞洄环越窄则微孔越发达,滞洄环越宽,表明其孔分布越宽,即孔结构中含有较多的二次孔,同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