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引论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治理理论,即现代企业的后家族治理理论,并通过对治理理论逻辑演化的历史分析,试图界定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试图初步建立该理论的简单模型,最后,还简单介绍该理论的根本的治理方法
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引论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治理理论,即现代企业的后家族治理理论,并通过对治理理论逻辑演化的历史分析,试图界定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试图初步建立该理论的简单模型,最后,还简单介绍该理论的根本的治理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后家族治理家族企业现代企业治理交融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当今中国,不仅私营企业,而且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及民营承包企业等也大量采纳家族治理的方式。笔者研究发觉,有些现代公司制度的企业、上市公司等,不管他们承认依然不承认,本质上也采纳了家族治理的方式。现在,家族治理与现代治理方式都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企业中,它们各有本人的优点和缺点,发挥着互补的功能。
然而,特别遗憾的是,现有的企业治理理论在介绍企业治理的开展阶段时,都声称是把社会上多数企业采纳的治理方式作为划分的标志,而得到传统治理阶段、科学治理阶段和现代治理阶段;关于热喧闹闹的家族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的争论却只字不提,甚至将家族治理视为现代治理的天敌。而曾经对家族企业和家族治理研究得比拟多的学者,如克林
·盖尔西克,周其仁,储小平等都认为家族治理是企业成长阶段的必定过程,具有历史性;有的学者尽管承认家族治理与现代治理在社会上能够共存,但并没有指出家族治理和现代治理在一个企业内也是能够共存的,并没有对家族治理与现代治理的结合作出研究。然而,笔者认为,家族治理不仅能够和现代治理方法相结合,成为新型的后家族治理的治理方式,而且还能够开展成为新兴的治理理论,成为当代治理理论的前沿。
本文试图介绍作者在近两年所做的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的研究成果,从哲学思想、理论模型和治理方法角度调查后家族治理的概念、本质、任务、地位和方法等,还介绍了后家族治理的逻辑演化。本文的第一部分概述后家族治理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后家族治理的根本的逻辑演化;第三部分介绍了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介绍后家族治理的根本的治理方法;最后是本文的总结,并指出本文及其作者的其它研究成果都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究性的研究,有待后续的研究更加详细和深化。
2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的含义
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post-familymanagementofcurrententerprise)不是指存在于家族企业里的家族治理,它从两个方面开展了家族治理的概念。一是后家族治理的“家族”是指家族网络圈,即包括亲属、创始人共同体以及情缘共同体组成的具有家族性质和血缘特征的“家族群体”。其中,创始人共同体确实是指在企业的创业过程中发起人与其同学、同事以及邻居等结合成的利益共同体,具有与血缘关系一样的特征。情缘共同体是指在企业的开展过程中培育某些企业成员成为亲信并结合为利益共同体,也具有与血缘联合方式的一样特征。二是后家族治理的“治理”是指现代的科学的治理方法及其治理构造与传统的家族治理的“治理构造”相交融,成为新型的治理方式。因而,后家族治理是存在于现代企业中的治理方式,与传统的家族企业里的家族治理方式明显不同。
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并非是人事治理,或者至少说,不全是人事治理,但是包括人事治理,即包括人事招聘、选拔、任命、跟踪、升迁等等;但是,后家族治理还包括战略、消费、营销、财务、组织等的治理,它是全方位的系统的治理方式,而且后家族治理是由非正式的构造——“血缘系统”
和正式构造——“组织系统”相结合的治理系统。这里能够借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概念来分析和研究血缘系统与组织系统的关系。
组织系统是正式的组织构造,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的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责范围和互相关系的一种构造,其组织制度和标准对成员有约束力。而血缘系统是非正式的组织构造,没有明确的公司规定。但是,这不等于说,血缘关系就没有约束力,相反,血缘关系是利用姻亲及其道德和传统来约束成员,这也正是家族治理的组织构造的力量源泉,是充分运用组织资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事实上,血缘关系所组成的构造除了同样具有组织的功能以外,还具有监视本钱、鼓励本钱和风险本钱特别低的特点。
显然,现代企业后家族治理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家族企业,还包括现代企业。首先原于该理论是试图建立普适性的治理理论;再由于该理论是总结了现代企业的治理现状,并通过调查咨询卷来反映普遍企业的治理方式的;最后还由于后家族治理是家族治理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