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CT的覆盖率报告 2012年更新版 V02
作者:陈语
测试部
ICT 覆盖率报告的重要性
覆盖率报告(Coverage report)是整个产线各个工位对电路板制造工艺的检查能力的总结,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文件,
在整个生产流程中,ICT工位是使用电学方法,以“孤立”每个器件为主要检测手段,实现电路板工艺检查的工位。
由于ICT工位的特性, ICT覆盖率报告是整个覆盖率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公司通常是以ICT覆盖率报告为基础,结合其他工位的报告,整合出完整的覆盖率报告。
ICT覆盖率越高,为了达到总覆盖率100%所需要额外的控制措施就越少。
AOI、X-Ray 与 ICT 能力比较
ICT覆盖率报告需要填写什么
ICT的覆盖率关注了哪些工艺特性,那些没有关注?
注重了电学的特性:
该位置上是否有安装该器件
是否安装正确的器件,是否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是否有焊接缺陷,如未焊接上,有连焊等等
没有关注的一些非电学特性
外观是否有瑕疵,是否有裂纹、形变
封装尺寸对不对
焊接质量如何,是否有似搭非搭、有气泡等等
ICT覆盖率报告应该体现出ICT对于这些特性的可控程度。
这份资料后续部分将讲述,怎么读懂覆盖率报告,怎么正确填写覆盖率报告。
特性页的格式和图例介绍
产品名称,图例
Item、器件名、描述、BOM、是否装料、可测性
五大特性:缺件、错件、极反、开路、短路
总结、特殊控制、注释
图例
1. polarity
2. be caught by FCT
3. be caught by ICT
4. Don't need be detected
5. Need Special control
6. Comp. No load
前4个图例标识只填写在五大特性列中,后两个图标只用于可测性总结列。
还有第7种标识,“空格(无填充色)”,表示该特性没有被检测、需要注意与N/A(没有该特性,不需要检测)的区别;在总结列中,指不需要特殊控制
FT
C
N/A
N/C
NL
覆盖率报告的基本项
ponent Code 器件名称:来源于原始bom,除了BOM中的空白行外,要求不得删除任何原始的器件。
2、BOM型号:将多版本的BOM整合到一份覆盖率中,用数字0,1来标记器件的有无,可根据需要增加列,(源于最初的no load列) 。
3、Test/no test:表征是否可测,用“勾”来标记,这是统计页的数据来源。
4、五大特性项(后续单独列出)
5、p. for Coverage Station可测特性总结: 标记出哪些器件需要特殊控制(标记N/C)
6、 Special control特殊控制项(后续单独列出)
五大特性项
Missing缺件:指原器件如果没有安装,是否可以被检测出来
wrong错件:错件是否可以被检测出来,指值错、功能错了等等
Reverse翻转:指器件出现极性错误是否可以被检出;重点项
凡是180度旋转(外观和性能)无法重合的器件,均定义为有极性。
无极性,标记N/A,或者可以填写空格;
有极性,可通过测试确保极性正确的标记为C。
有极性,但不能确保极性正确的,需要填充蓝色,并在总结项标记 N/C
open开路:指是否有管脚开路可被检出,不代表全部管脚均可被检出,
这里不统计电路板中无功能的NC管脚可能的开路。
short短路:指是否有管脚间短路可以被检出,不代表全部管脚相互间短路都可以被检出。
多管脚器件相同网络的点间有连锡的,我们无法检出,但我们这里认为短路是可以测试的。
Special control特殊控制项
需要填写那些内容,优先级别顺序如下:
特殊的测试方法(如:如何串联测试)
详细的管脚级别可测情况(重点关注项)
特殊的关键需要关注的项(如极性)
不可测试的原因
建议后续工位的管控措施
前4项是必填项,最后一项为选填项
辅助项
Item 序列:其序号为元器件在BOM中的原始顺序,不体现覆盖率的实际意义,方便与其他工位的覆盖率进行整合
Description描述:来源于BOM中的描述列。方便大家在做覆盖率时对程序进一步检查。
No load没有安装: 用于产品只有一个型号时,不设BOM型号列,没有安装的标“勾”
或者在多版本时,均没有安装的标“勾”,非多版本共有标识“参见BOM”
Note注释:必要时用于记录其他项,此项仅作为ICT专业人员使用,如在检查审核中,发现有额外的可测器件,可后续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