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了解自我,规划人生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弗洛伊德
人格包括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一个人能否生活得顺利有效,必须依赖三种力量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引起心理失常。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规划人生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弗洛伊德
人格包括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一个人能否生活得顺利有效,必须依赖三种力量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引起心理失常。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弗洛伊德
本我
遵循快乐原则;
遗传的本能;
象征着人类的一切欲望;
‘食色,性也。’
我想……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弗洛伊德
自我
遵循现实原则;
在环境影响下由本我发展而来的;
代表理智和深谋远虑
受法律和规定约束。
我能……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弗洛伊德
超我
遵循道德原则;
道德化了的自我;
这是人和动物不同之处,是人类所特有的。
道德上的要求。
我应该……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环境决定”举例说明:
皮格马利翁期望效应:
国外有研究表明: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天赋占10%,机遇占5%,而领导和老师对被培养对象的影响却占了85%之多。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阶段
年龄段
心理冲突
人际交往范围
相应获得的品质
1
婴儿期
信任对不信任
母亲
希望信任
恐惧不信任
2
幼儿期
自主对羞怯怀疑
父母亲
意志自制
自我怀疑
3
儿童期
主动性对内疚
家庭
自配价值感
无价值感
4
少年期
勤奋对自卑
邻居、学校
能力勤奋
无能
5
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同龄群体
忠诚自信
不确定感
6
青年期
亲密对孤独
朋友、配偶
爱与友谊
杂乱泛爱
7
中年期
生育对自我关注
同事家庭成员
关心他人与创新
自私自利
8
老年期
自我调整对绝望
全体人类
智慧
绝望与无意义感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婴儿期(0~):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儿童期(~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高涨会带来问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与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与混乱;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关于爱情
最佳的婚姻是价值观的相似和性格的互补。
弗洛伊德说:爱是幻想。
埃里克森:爱是压抑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我的单相思
我安详的坐在你对面
看着你轻轻转动手中的笔杆
你那认真的样子我就要笑出声来
那天我走进对面寝室的时候
正巧又一束秋天的阳光洒在窗边
窗边的你的笑脸一瞬间定格成永远
我在那个永远中迷失好象那是我的从前
之后我紧紧跟在你的后面
我怕山高路险我的爱会侵蚀你的红颜
如果受伤害我希望只是我的一相情愿
日子就这样流过眼看就要四年
在这个每个人都振翅欲飞的时间
我回到了故事的起点我怕离开我爱从前
在专家的理论中认识自我—埃里克森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关注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