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虎妈VS羊妈———中西教育的对决
虎妈“虎”在何处?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虎妈VS羊妈———中西教育的对决
虎妈“虎”在何处?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虎妈之“虎”
虎妈十大家规:
不准在外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在除体育与话剧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小女儿露露典型的一个周末日程表:周六8:30,驾车1小时去康涅狄格州诺沃克,参加管弦乐团3小时练习,再驾车1小时回到纽黑文做家庭作业,1-2小时的小提琴练习,1小时有趣的家庭活动;周日,练习1-2小时小提琴,驾车去纽约城1小时,上田中直子老师的小提琴课2小时,驾车返回纽黑文做家庭作业。
虎妈教育的成果
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索菲娅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开始弹钢琴,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
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成年后,露露改打网球,裁判评价她“是不付出110%的努力决不罢休的小姑娘”。
虎妈看“虎妈”
我是用所受的中录了这个经历,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词语,看上去严厉,其实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过程。
在美国,亚裔移民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代移民终于实现了“美国梦”,省吃俭用将所挣的每一分钱和巨大的精力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对优秀,但他们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严厉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适,有一群成绩B+的朋友,认为个人权利受宪法保护,不愿付出辛苦,就会走下坡路。
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虎妈”背后涉及的中国教育问题
中国家庭大多数是一个孩子,孩子都被当成宝贝‘宠’、‘哄’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
许多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都清楚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某些方面严重偏离社会实际生活。“用12年的宝贵时光,部分学校很可能只培养了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能力,而人的实际能力,以及在其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却被严重忽视了。”
中国目前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制度是精品教育,培养是接班人的教育,中国的现状没办法实行国际通用的学分制考核,高考制度一直没有改变或者没有很大改变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现在的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
只是现在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农村的孩子在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少,为了通过高考,准确地说是为了考上好的学校,家长和学生可以说尽其所能,倾其所有!
在虎妈教育引起中西方关注的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如何看待?
总体方向:
中西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孩子自身:
天性好玩,抵制枯燥的事
难有明智、成熟的选择
需要家长的引导
教育目的:
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律
引导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的规则
教育方式:
我们建议——
早期按照中国的方法为他们构筑自信,认识价值
后期采用西方的方法,引导他们寻找自己的未来
蔡美儿
老实说,我认识的很多亚洲父母私底下都对西方家长的教育方式感到震惊和恐惧,比如,西方人让孩子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 几个小时沉迷于《非死不可》和电脑游戏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为孩子的未来准备得太差了。
外面世界很艰难。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大教授周洪宇:对中国式家教要有自信更需自省
“赞成者有之,鄙视者有之,这很正常”
我们要自信:
尊教重学,惜时苦读,注重基础,父母垂传;
我们要自省:
过度强调严格管理、父母意志,忽视子女意愿和学习主体性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大教授汤素兰:不是谁都能成“虎妈”
“虎妈”蔡美儿对两个女儿的教育方式有其特殊性:大学教授,家庭教育资源丰厚
“‘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我并不这样认为。西方的家庭更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平等,孩子的身心也更健康和自由,他们的才能、天赋和创造力也更容易发挥。”
儿童文学作家张韧
他不认同“虎妈”式教育,他认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做的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