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文档名称:

中国医药商业物流专项研究报告.ppt

格式:ppt   页数:1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医药商业物流专项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医药商业物流专项研究报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医药商业物流专项研究报告 (2003版)
北京秦脉医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1
目录
概述
中国医药商业历史回顾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现状描述
医院市场
商业市场
零售市场
农村市场
多种医药物流模式分析
国内医药物流中心建设情况
成都模式
上海医药模式
九州通模式
阜阳太和模式
三九模式
双鹤模式
医药商业的机会与挑战
销售上升利润剧降的压力与出路
加入WTO与提升国际竞争力
政策导向与GSP认证
风起云涌的购并,重组与联合
西方医药物流经验参考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特点
美国医药物流模式
香港裕利物流模式
我国现代物流与国际水准的差距
国外物流的发展趋势
医药物流相关政策分析
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与GSP认证
医保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瞄准医药物流市场多种力量分析
医药商业巨头
医药工业巨头
零售大鳄
外资
业外资金
专业物流公司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2
概述
医药商业使命是保证向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及时、准确、低成本供货,并形成自身的高效益、低成本循环,那么中国医药商业现状如何?
现在医药商业日子难过,%,纯利率则不足1%,随着外资进入国内,医药商业如何承受更大压力,把握更好的发展机会?
国家主管部门对医药商业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政策倾向于淘汰弱势企业,组建特大型医药集团,以应对药品分销市场对外放开后的激烈竞争,所有相关政策方针的影响力如何?
外商认为谁赢得物流,谁就会赢得中国市场,国内主流商业都将现代物流建设作为近期主要任务,并产生了多种运作模式,那种模式更有效?
西方先进医药物流经验值得我们参考,面对高毛利率的医药流通市场,各方力量都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入,如何实现企业自身的准确定位?
国内医药物流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医药商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
3
中国医药商业的历史回顾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商业
过渡时期的医药商业
小结
4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商业—垄断体制下的低效率流通
时间:建国至1984年
药品流通
只有4级国营主渠道
北京、上海、沈阳、天津、广州五家为一级调拨站
1000余家二级地市级批发站
3000余家三级县级批发站
流程:逐级下拨至消费终端(医院和药店)
主要特点
企业和批发站按计划生产和销售,通过定货会签定供货合同,制定生产计划
流通供货和返款由银行托收承付,不存在返款问题
周转时间长,经过三级批发渠道,流程需时约9个月
药品价格逐级加价,不存在价格竞争
5
过渡时期的医药商业—变革导致流通的繁荣和混乱
时间:85年—99年
药品流通
计划体制被打破,药品不必再按三级批发站渠道进行销售
药品流通渠道多样化
医药商业公司大量增加
合资企业商业管理方式促进国内商业模式改变
原有商业流通渠道仅成为一种分销方式,企业的医药代表负责向医生推荐药品,由中间商向医院供货。
主要特点
生产企业的中间商不再限于一、二级站,还可直接面对医院和药店
流通速度加快,药品从生产到达医院的时间缩短为3个月
企业主动性增强,销售地位增强
药品市场出现混乱,三角债严重
6
小结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流通体制在特定的时期对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和有效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地方保护和四级批发的单一体制导致国营主渠道医药企业的“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和“多小散差”的企业特点
计划体制被打破,新体制未形成,过渡时期的的变革导致医药流通的繁荣和混乱,各种经营模式得到有效的探索,一批新兴医药流通企业崛起
国营主渠道医药企业在变革中两极分化,一些利用自身优势及时转型,继续主导一方大局,一些由于体制落后等原因被市场所淘汰
目前医药流通体制变革仍是医药行业的主题之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7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现状描述
全国医院用药总体市场描述
医药商业市场描述
医药零售市场状况
农村医药流通市场情况
小结
8
全国医院用药总体市场描述
医院用药市场概况
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各大类药物市场份额构成
重点类别增长趋势
医院用药市场评述
9
医院用药市场概况
2002年全国药品纯销售额为776亿元,中成药纯销售额为232亿元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2002年全国医院药品购进金额573亿元
——IMS数据
医院用药以11%的平均增长速度递增,市场规模由1999年时的426亿增长到2002年的573亿。
医院购药金额居前三位的是全身用抗感染类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和心血管系统药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