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x

格式:docx   大小:43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2/9/14 文件大小:4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调整)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零一五年十月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目录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1
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1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2
四、线网调整方案4
五、线网实施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调整)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零一五年十月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目录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1
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1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2
四、线网调整方案4
五、线网实施规划6
六、车辆基地布局8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3-
1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同时适度超前规划远景线网。
远期:2020年;远景:展望205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空间范围包括中山市域全境,陆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中心城区为规划研究核心范围。
(1)中山市域:包含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即陆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76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420万人。
(2)中心城区:包含石岐、东区、西区、南区4个区组成的主城区及沙溪、大涌、港口、五桂山办事处、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185万人。
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全域中山、城乡一体;强化枢纽、提聚内核;功能清晰,结构合理。
(二)线网规划布局思路
■适应中山发展战略,以“全域中山”为理念,以提升中山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标;
适应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支撑中心城区“一城双核多片区”城市构架、市域“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
遵循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
体现轨道交通与BRT公交一体化规划思路,构建互为补充的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3-
1
公交系统。
(二)发展目标
根据中山市城市和现状交通特点,以及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为全市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快速出行方式。
■轨道交通分区服务水平目标:
中心城区范围内10min可达区域轨道枢纽;
中心城区范围内30min可达市中心;
中心城区组团副中心20min可达市中心,全市范围内1h可达市中心;
依托城市轨道和区域轨道,30min可达相邻城市。
■轨道交通分区分担率目标:
(1)中心城区范围内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出行占公交比率约为
35~45%;
(2)全市范围内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占公交比例约为25%-35%。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
(一)功能定位
轨道交通将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中发挥巨大作用,但由于轨
道交通造价高昂,建设周期较长,鉴于中山市的财力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并不应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方式,但应发展为中山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方式。中山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为:在中运量公交系统及传统公交系统的配合下,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服务中山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客流集散点,支撑中山市建设珠江口西岸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生态、投资环境良好“三宜”城市目标的实现,支持中山市城市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4-
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层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满足不同范围,不同服务要求下的线路功能定位,需具有一定灵活性,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线网技术体系。构建相对较高强度、较低密度的线网,具备较高的运输效率,覆盖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交通走廊,但根据线路功能、性质不同可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覆盖,以体现其城市交通骨干作用;线网根据功能定位差异分为市区线和市域线两个层次。
市区线:重点解决中心城区范围大运量客流通道的交通问题,覆盖主要客流走廊,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缓解发展中的交通供需矛盾,同时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并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对外交通枢纽的合理衔接,加强中山市中心城区与珠三角城市群及其他沿海大城市的快速联系,承担对外交通的集散功能。通过在中山北站、中山站、沙溪站、南区站、西区站等车站与珠三角城际铁路及沿海高速铁路的衔接,增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及其他沿海大城市的联系,使中山更好地融入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市域线:由中山市域范围内的城际线和本规划新增加的市域线共同组成,服务于市域范围;目的是连接城市中心、副中心与主要镇区,承担市域内的城市中心、副中心与主要镇区间的交通联系。通过市域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中山市自下而上、分散发展的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强化主城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