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不抱怨的世界》.doc

格式:doc   大小:36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抱怨的世界》.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8/6 文件大小:3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抱怨的世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近,一本叫做《不抱怨的世界》的书风行全球,作者威尔·鲍温不仅告诉读者抱怨的恶果,不抱怨会带来怎样的命运改变,还发起“21 天不抱怨”的活动。在美国,不到一个月就有600 万人参加此项活动,“训练”自己做个不抱怨的人,《时代周刊》称之为“1 只手环、21 天、改变600 万人命运”的神秘事件。上班族,今天,你又抱怨了吗?明天,你还想继续抱怨吗?
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态——金融危机、裁员风暴、贫富差距、家庭不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困扰的疾病、拥堵的交通、差劲的天气……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但抱怨有用吗?世界听到了我们的抱怨,反而把更多的灾难带给我们;抱怨的人快乐吗?他永远只会在不快乐的原点打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维和行为上需要改变。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却需要意志力。《不抱怨的世界》的作者发起倡议:请读者戴上随书赠送的一个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换至另一只手上,直到它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很多人需要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连续21天把紫手环戴在同一只手上——那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再抱怨的人。
故事一你向外倾倒垃圾,收获的也将是垃圾
日本有一位博士江本胜,让“水”分别听音乐、读文字、看图片、接受电磁波,给它不同的意念,然后将它冷冻两个小时,通过显微镜观察结晶的水。结果竟然发现,水的结晶会因为听到、看到、收到的信息是好还是坏,而起了莫大的变化,有的结出了美丽的花纹,有的却丑陋不堪——就连水,都能感受到施加于自身的意念和情感啊!
中国有一位白领Lisa,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一遇到麻烦就先抱怨,什么老板不公平啊,同僚耍无赖啊,自己是替罪羊啊,听者大多出于礼貌表示同情,热心者甚至摩拳擦掌要帮她出头。但是有一次,她又在老板面前滔滔不绝地抱怨另一个同事的无能时,老板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说:“Lisa在我这里,她对你的工作能力有一些看法,我不想变成中间人,而你一定乐于了解你们俩之间存在的问题。”Lisa登时满脸通红,羞愧难当。老板接着对她说:“两种情况下你可以在背后说别人的闲话:一是你在恭维他人;二是那个不在场的人如果现身了,你也可以问心无愧一字不差地重复自己说的话。”
点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不抱怨”的至理名言,如《商君书》云:“王者之兵,胜而无骄,败而不怨。然胜而无骄易,败而不怨难。”“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等成语也都是贬义词。
抱怨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出来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出来时,却能丝毫不闻——觉得你的志向和目前的工作实在相悖?觉得自己对老板的价值观实在不能苟同?你完全可以辞职,否则,就不要抱怨。抱怨只会让你觉得委屈、可怜,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你觉得老板可恶,也许更可恶的是自己的惰性。
而日本博士的实验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存在着气场,你只有不抱怨,才能结交不抱怨的人,因为你把正面的能量传递给周边的人,他们也会回馈给你积极的能量,这就是不抱怨运动传达的一个核心理念,甚至和财富的累积也是一样的道理:钱和钱是相互认识的。西方宗教说,你原有的,还要加诸于你;你没有的,反而要剥夺过去。中国古语曰:心想事成。当我们关注某一美好事物时,会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在其中,而一个充满了快乐、正面能量的人,确实会吸引好的人和事物逐渐涌来。
故事二有时候抱怨是因为能尝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