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8/6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26—27页例4、例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六中的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25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疑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①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
2、旗杆的高度是300( )。
认真思考
积极行动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②填空:
2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300厘米=( )米
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二、互动解疑
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情境图。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4千米”“92千米”和“时速表”“每小时30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指名口答
比较后说说
引入新课
明确目标

观察路标


理解发现
理解含义
动脑想一想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50米,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教师指出: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