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电动机的维修.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动机的维修.doc

上传人:q2299971 2017/8/6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动机的维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电源方面使电动机过热的原因
电源方面使电动机过热原因有以下几种:
a、电源电压过高
当电源电压过高时,电动机反电动势、磁通及磁通密度均随之增大。由于铁损耗的大小与磁通密度平方成正比,则铁损耗增加,导致铁心过热。而磁通增加,又致使励磁电流分量急剧增加,造成定子绕组铜损增大,使绕组过热。因此,电源电压超过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时,会使电动机过热。
b、电源电压过低
电源电压过低时,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保持不变,磁通将降低,转子电流相应增大,定子电流中负载电源分量随之增加,造成绕线的铜损耗增大,致使定、转子绕组过热。
c、电源电压不对称
当电源线一相断路、保险丝一相熔断,或闸刀起动设备角头烧伤致使一相不通,都将造成三相电动机走单相,致使运行的二相绕组通过大电流而过热,及至烧毁。
d、三相电源不平衡
当三相电源不平衡时,会使电动机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引起绕组过热。由上述可见,当电动机过热时,应首先考虑电源方面的原因。确认电源方面无问题后,再去考虑其他方面因素。
2)、负载使电动机过热的原因
负载方面使电动机过热原因有以下几种:
a、电动机过载运行
当设备不配套,电动机的负载功率大于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时,则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即小马拉大车),会导致电动机过热。维修过热电动机时,应先搞清负载功率与电动机功率是否相符,以防盲无目的的拆卸。
b、拖动的机械负载工作不正常
设备虽然配套,但所拖动的机械负载工作不正常,运行时负载时大时小,电动机过载而发热。
c、拖动的机械有故障
当被拖动的机械有故障,转动不灵活或被卡住,都将使电动机过载,造成电动机绕组过热。故,检修电动机过热时,负载方面的因素不能忽视。
3)、电动机本身造成过热的原因
a、电动机绕组断路
当电动机绕组中有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支路中有一条支路断路时,都将导致三相电流不平衡,使电动机过热。
b、电动机绕组短路
当电动机绕组出现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比正常工作电流大得多,使绕组铜损耗增加,导致绕组过热,甚至烧毁。
c、电动机接法错误
当三角形接法电动机错接成星形时,电动机仍带满负载运行,定子绕组流过的电流要超过额定电流,乃至导致电动机自行停车,若停转时间稍长又未切断电源,绕组不仅严重过热,还将烧毁。当星形连接的电动机错接成三角形,或若干个线圈组串成一条支路的电动机错接成二支路并联,都将使绕组与铁心过热,严重时将烧毁绕组。
e、电动机接法错误
当一个线圈、线圈组或一相绕组接反时,都会导致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而使绕组过热。
f、电动机的机械故障
当电动机轴弯曲、装配不好、轴承有毛病等,均会使电动机电流增大,铜损耗及机械摩擦损耗增加,使电动机过热。
4)、通风散热不良使电动机过热的原因:
a、环境温度过高,使进风温度高。
b、进风口有杂物挡住,使进风不畅,造成进风量小
c、电动机内部灰尘过多,影响散热
d、风扇损坏或装反,造成无风或风量小
e、未装风罩或电动机端盖内未装挡风板,造成电动机无一定的风路
2. 三相异步电动机不能起动的原因:
1)、电源未接通 2)、熔丝熔断 3)、定子或转子绕组断路 4)、定子绕组接地 5)、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6)、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7)、过载或传动机械被轧住 8)、转子铜条松动 9)、轴承中无润滑油,转轴因发热膨胀,妨碍在轴承中回转 10)、控制设备接线错误或损坏 11)、过电流继电器调得太小 12)、老式起动开关油杯缺油 13)、绕线式转子电动机起动操作错误 14)、绕线式转子电动机转子电阻配备不当 15)、轴承损坏
三相异步电动机不能起动因素很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症状作详细分析、仔细检查,不能搞强行多次起动,尤其在起动时电动机发出异常声响或过热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在查清原因且排除后再行起动,以防故障扩大。

1)、电源电压过低 2)、鼠笼转子断条 3)、线圈或线圈组有短路点 4)、线圈或线圈组有接反处 5)、相绕组反接 6)、过载 7)、绕线式转子一相断路 8)、绕线式转子电动机起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9)、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1)、定子与转子相擦 2)、转子风叶碰壳 3)、转子擦绝缘纸4)、轴承缺油
5)、电动机内有杂物 6)、电动机二相运转有嗡嗡声
5. 电动机外壳带电原因:
1)、电源线与接地线搞错 2)、电动机绕组受潮,绝缘老化使绝缘性能降低 3)、引出线与接线盒碰壳 4)、局部绕组绝缘损坏使导线碰壳 5)、铁心松弛刺伤导线6)、接地线失灵7)、接线板损坏或表面油污过多

1)、滑环表面脏污 2)、电刷压力过小 3)、电刷在刷内轧住 4)、电刷偏离中性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