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教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计划.docx

上传人:或许我是传奇 2022/9/14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计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计划
老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方案(通用18篇)
老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方案篇1
依据省、市、县教育厅局关于中学校老师培训及连续教育工作的实施看法和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老师队伍实际状况,以科学进展观统领、推动新教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计划
老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方案(通用18篇)
老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方案篇1
依据省、市、县教育厅局关于中学校老师培训及连续教育工作的实施看法和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老师队伍实际状况,以科学进展观统领、推动新一轮老师连续教育工作,本着“立足校本、强化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以培育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老师为重点,努力为全面提高我县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力量、促进老师的专业化进展供应优质服务。__年—20__年我校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培训工作。
一、开展履职晋级培训。采纳送教下乡和城区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履职晋级培训。
二、做好新一轮民族地区老师综合素养培训。到20__年止,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做好辅导及报告册的审核工作。
三、全员性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根据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的支配,各县要在__年以前完成第一轮中学校老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初级培训),并于__年开头启动其次轮中学校老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级培训)。,我县至今未完成第一轮中学校老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没有启动其次轮中学校老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在计算机已大量走进中学校的今日,尽快启动计算机培训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因此,可以利用各乡镇、学校已配备计算机的有利条件,采纳送教到校、送教下乡的方式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
四、启动全县的学校校长培训。
依据1999年12月30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中学校校长培训规定》第一章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事业进展的需要,根据校长任职要求,有方案地对校进步行培训”的规定,为了提高我县中学校校长队伍的整体素养,全面推动素养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进展,结合省、市关于加强中学校校长培训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于20__年10月开展培训。全县各乡(镇)、学校共有197位中学校校长,分四期培训,每期50人(第四期47人),培训时间五天。
五、学校教育主任培训。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进展观、课程观、评价观,切实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和课改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主任的业务素养,明确教育主任的职责与详细的业务范围,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做一个优秀教育主任的要求,提高教育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县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打算于20__年11月至12月对全县中学校教育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分四期,每期50人(第四期47人),培训时间五天
六、学校班主任培训
为深化贯彻国家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和普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学校班主任培训的通知要求,提高我县学校骨干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养和力量,于20__年7月至20__年1月开展培训。培训学校班主任100名培训,全程为半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七、开展县级骨干老师培训。依据《云南中学校中青年骨干老师培训实施方案》(云老师[20__]2号)、《云南中学校中青年骨干老师培训指导看法》和《思茅地区中学校中青年老师培训实施方案》、《思茅地区中学校中青年骨干老师培训选拔使用的实施看法》(思行教[20__]47号)的有关精神和规定开展骨干老师培训,每期培训老师100人(语文骨干50人,数学骨干50人),培训时间为一年,连续三年开展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300人,为我县培育造就一支高素养的骨干老师队伍。
八、开展老师轮训。学习外市、县的做法,每学期或每学年抽调30-50名老师到老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学习,全面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方法、理念,进行新课程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老师专业进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九、开展校本培训。在骨干老师、学校班主任、学校校长、学校教育主任培训的基础上,于20__年启动全县各乡、校的校本培训,立足课堂及当地实际,全面提高老师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
十、争取引进各种老师培训项目。向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引进各种培训项目,借助培训项目中的先进理念和培训方式,提高老师培训的质量,并弥补我县老师培训金费紧缺及培训方式单一的不足。
老师个人培训规划与参培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进展观"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足的教育,创家长满足的学校,做同学满足的老师'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养,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重任的让人民满足的高素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