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校园创建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校园创建方案.docx

上传人:爱的奉献 2022/9/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园创建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园创建方案
学校xx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 xx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
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完成《xx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
校园创建方案
学校xx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 xx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
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完成《xx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2020
年)》确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为扎实有序地推进我校xx校园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
《、《xx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xx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构建生态型xx校园为目标,以
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实验先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扎实稳定地推进我校xx校园的建设工作展。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立足我校信息化工作实际,充分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和“xx”资源平台技术,构建高效、便捷的学校信息化支持环境,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各个领域有效、创新应用的水平,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服务xx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创新。
校园创建方案
(二)主要任务: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xx”资源平台技术,主要任务是构建与xx教育体系相适应的xx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五个一体化建设。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校的校园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校园网站建设,学校“班班通”建设,学校计算机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电子阅览室建设。
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 建设
学校数字图书馆、录播室、电子阅览室建设。
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校中小学部包括建设校园教学管理系统、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以及xx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学生xx学台建设。
校园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以省市“校安系统”为基础, 构建覆盖省、市和学校的统一的校
园安全工作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5、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校园创建方案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校园教学管理系统、xx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学生xx学习与评价系统;建设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xx校园建设专项培训
我校xx校园建设工作坚持“先培训、后实施”的原则,组织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与学科骨干教师等人员进行xx校园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应用模式等内容的专题培训,提高试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xx校园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需要,充分“班班通”技术和
“xx”平台技术,改造和优化现行的校园信息化环境,构建 xx的校
园教学管理系统、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学生xx学习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供xx、集成化的校园管理以及人本化、效能化的教育教学服务,使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与教育教学实践和谐xx融合,相互促进。
(三)开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 xx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构建支持学生主动学习、支持教师有效教学的 xx教室环境,以
课堂教学为重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教
校园创建方案
学xx融合的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培
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推动xx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 xx校园管理模式改革探索
按照“学校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人本化、工作业务流程化、工
作流程协同化、管理数据标准化”的 xx校园管理理念,依托xx校园
的基础环境,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的研究,
探索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最佳途径, 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从局部信
息化向整体信息化转变,实现整体规划、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提高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实效。
(五)开展xx教师的培养模式和策略探索研究
依托xx基础教育资源运用平台中“教师研修”和“教师社区”
及“xx”资源平台技术完善教师学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