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ppt

格式:ppt   大小:2,918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9/15 文件大小:2.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第一页,共38页。
贫血:定义/症状
贫血是一些需要经过再调查以确定潜在病因/起源的疾病的临床症状。
定义:低血红蛋白
15岁以上男性Hb<130g/L
15岁以上女性(未怀孕)Hb<120g/L
孕妇Hb<1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第一页,共38页。
贫血:定义/症状
贫血是一些需要经过再调查以确定潜在病因/起源的疾病的临床症状。
定义:低血红蛋白
15岁以上男性Hb<130g/L
15岁以上女性(未怀孕)Hb<120g/L
孕妇Hb<110g/L
(在海平面地区,WHO定义)
起源不同,而表现、名称各异。
WHO,血红蛋白浓度用于诊断贫血和评估其严重程度
第二页,共38页。
%
据估计,
症状不明显
被其它疾病症状所掩盖
慢性肾脏疾病,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肠炎
贫血:一类隐匿性疾病
WHO,1993年至2005年全球贫血患病率
第三页,共38页。
贫血:隐匿疾病
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the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1990-95
第四页,共38页。
贫血引起的一些临床表现
血管系统
体表温度低
皮肤、粘膜、结膜苍白
胃肠道系统
食欲减退
恶心
中枢神经系统
易疲劳
抑郁
认知功能的减弱
心血管系统
呼吸困难
心动过速、心悸
心肌肥厚
收缩压上升
心肌损伤的危险性增加
生殖系统
月经问题
***减低
第五页,共38页。
贫血的类型——按病理机制
红细胞生成不足(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和原料不足)
破坏增加(溶贫)
丢失过多(出血)
第六页,共38页。
红细胞生成不足
生成不足
其他机制
海洋性贫血
恶性贫血-内因子↓
骨髓病性贫血
干细胞
增生和分化
幼红细胞
增生和成熟
纯红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肾功能衰竭--EPO↓
内分泌紊乱贫血
巨幼贫--VitB12/Folate↓
缺铁贫--iron↓
MDS
慢性炎症贫血
第七页,共38页。
红细胞破坏增加
破坏增加
外在异常
内在异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无β-脂蛋白血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酶缺陷
***酸激酶
己糖激酶缺乏
G6PDandGSS缺乏
血红蛋白病
镰形细胞贫血
冷抗体溶贫
Rh血型不合溶血
温抗体自免溶贫
输血反应
抗体介导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TTP/DIC
机械性创伤
感染,心脏手术
第八页,共38页。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参数
外周血中红细胞总量的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或者红细胞压积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明确贫血的诊断、程度和分型
特殊检查
叶酸,维生素B12,骨髓检查,铁状态指标,溶血试验,HGB电泳,流式细胞术和基因分型等
寻找贫血的原发病
第九页,共38页。
贫血实验室诊断流程——血常规检查
小红细胞
MCV↓(<80fl)
正常红细胞
MCV正常(80-100fl)
大红细胞
MCV↑(>100)
网织红细胞
↓/正常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正常
贫血
HGB↓
出血
溶血
第十页,共38页。
血红素合成缺陷
小红细胞性贫血(MCV<80)
血红蛋白合成缺陷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缺铁贫
慢性病贫血
Alpha-andbeta-海洋性贫血
其他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获得性,可逆性
铁蛋白
sTfRindex
Hb
electrophoresis
hepcidin
sTfRindex=sTfR/logferritin
小红细胞性贫血
第十一页,共38页。
血清铁蛋白
主要的铁储存蛋白
1μg/L血清铁蛋白相当于8-21mg储存铁,可以作为储存铁缺乏的指标。
诊断单纯性缺铁,血清铁蛋白低于20μg/L,表示储存铁减少。
低于12μg/L,为储存铁耗尽。
血清铁蛋白系反映铁较敏感的指标,可以用于早期诊断,但是容易受感染,结缔组织病,肿瘤和肝脏疾病的影响升高
第十二页,共38页。
转铁蛋白受体(TfR)
TfR转运铁进细胞内,结合在红细胞前体上,非常丰富
幼红细胞摄取转铁蛋白需要转铁蛋白受体,受体以中幼红为最多,可随细胞成熟而丢失
可以直接测定幼红细胞的受体水平,也可以测定脱落入血浆的受体浓度
Beguin,Y.(1992)Haematologica77:1.
第十三页,共38页。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Beguin,Y.(1992)Haematologica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