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doc

格式:doc   大小:2,23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7 文件大小:2.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钢筋的锚固与连接
备注
计算公式
上部通长筋锚固
端支座
直锚
Max(+5d,Lae)
当支座宽度>Lae时,直错
总长=净长+左右锚固长度+(连接)
弯锚
Max(+5d,)+15d
当支座宽度﹤Lae时,弯错
接头个数=总长/定尺长度-1(Lae锚固长度,Hc支座宽度)
中间支座变截面
梁顶有高差且
c/Hc>1/6
高标高钢筋弯锚
Max(+5d,)+15d
C:梁的高差
高标高钢筋长度=净长+两端锚固
低标高钢筋直锚
Lae
Hc:支座宽度
低标高钢筋长度=净长+端支座弯锚+中间支座直锚
梁顶有高差且
c/Hc≤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斜弯:长为Hc-50,宽为c
长度=净长+两端锚固[Max(+5d,)+15d]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入支座
Max(+5d,)+15d
Hc:支座宽度
窄梁长度=净长+端支座弯锚+中间支座直锚(Lae);
宽梁长度=净长+两端伸入中间支座弯锚
悬挑端
跨内外无高差
上部通长筋伸至悬挑远端,下弯至梁底后回弯5d
悬挑长度﹤4Hb(粗端度度)
通长筋合部长=净长+支座锚固+悬挑端弯钩
悬挑梁比跨内顶面低且c/Hc≤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斜弯:长为Hc-50,宽为c
长度=净长+弯钩+斜弯
悬挑梁比跨内顶面低且c/(Hc-50)>1/6
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
Max(+5d,)+15d
框架梁钢筋长度=净长+锚固(直锚或弯锚)
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直锚
Max(+5d, La)
50:平直段入支座长度
长度=净长+直锚+弯钩(下弯至梁底后回弯5d)
悬挑梁比跨内顶高,且c/(Hc-50)≤1/6
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斜弯:长为Hc-50,宽为c
长度=净长+斜弯+弯钩(下弯至梁底后回弯5d)
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c/(Hc-50)>1/6
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
弯锚:Max(+5d,)+15d
框架梁钢筋长度=净长+弯锚+直锚[Max(+5d,Lae)]
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弯锚
Max(Hc-c,)+15d
La>支座宽度,所以弯锚; Hc-c:支座宽减去保护层厚度
长度=净长+弯锚+弯钩(下弯至梁底后回弯5d)
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直锚
Max(+5d, La)+5d
La﹤支座宽度,所以直锚,端部弯钩5d
长度=净长+直锚+弯钩(下弯至梁底后回弯5d)
上部通长筋连接
直径相同
跨中1/3范围连接
直径不同
两端与支座钢筋搭接
搭接长度Lle=,即按100%接头
楼层框架梁侧部构造钢筋
备注
计算公式
侧部构造钢筋
锚固
12d
锚入支座内12d
长度=净长+2*12d
搭接
150mm






锚固(同梁下部钢筋)
端支座
弯锚
Max(+5d,)+15d
直锚
Max(+5d, Lae)
中间支座
直锚
Max(+6d, La)
连接
同梁下部钢筋


长度
勾住箍筋
Bb(梁宽)-d(保护层)+箍筋直径+弯勾
弯勾:
直径
当梁宽≤350时
φ6
当梁宽>350时
φ8
根数
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
备注
计算公式







端支座
直锚
Max(+5d, Lae)
支座宽度>Lae
长度=净长+锚固+搭接长
弯锚
Max(+5d,)+15d
支座宽度﹤Lae
长度=净长+锚固
中间支座变截面
梁顶有高差且
c/Hc>1/6
低标高钢筋弯锚
Max(+5d,)+15d
两端伸入中间支座锚固
长度=净长+两端锚固
高标高钢筋直锚
直锚:Lae
支座弯锚:
Max(+5d,)+15d
长度=净长+一端直锚+一端弯锚
梁顶有高差且
c/Hc≤1/6
下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支座弯锚:
Max(+5d,)+15d
长度=净长+斜长+两端锚固
梁宽度不同
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
Max(+5d,)+15d
宽梁=净长+两端弯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