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记忆加工水平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6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忆加工水平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7/8/8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忆加工水平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名称
记忆加工水平实验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心理学部116机房
实验小组成员
朱思涛、王云璐、陈星宇
实验报告撰写人
朱思涛
学号
2220143060611013
专业
师范
实验报告审察人
学号
专业
记忆加工水平实验
朱思涛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摘要:本实验研究不同的记忆加工水平,字型和字义的加工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是否相同。实验被视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45名,被试被分为3组,在学忆的字,第二组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第三组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被试报告出要记忆的单字,之后口算一些算术题,最后每组进行再认测验和辨认测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记忆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证明了Jacoby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记忆加工水平;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1 引言
把记忆区分为三种储存系统即感觉寄存、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这种区分的根据在于各种系统有不同的储存容量、不同的编码方式以及不同的以往速度等。三种存储之间的差别突出地说明了这个事实:在记忆系统中刺激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加工,一个单词的视觉的、听觉的或意义的方面在各种情形下受到的加工不同。 
在1972前的十多年间,记忆研究一直有上述概念所统治。直到1972年,Craik等人较系统的批评了形态模型的记忆理论,进而提出了研究记忆的新途径,即加工层次的途径(&)。Craik等人指出,多重储存模型在方法论上存在缺陷、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的性质是模糊不清的等缺陷。而他们提出的与之对立的加工层次模型则认为,记忆是同知觉加工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知觉涉及对刺激物坐一系列水平的分析。初级阶段涉及物理或感觉特点,而后来的阶段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抽取。这些不同的加工阶段属于不同的
“加工深度”,更深的深度意味着更深程度的意义或认知分析,而记忆痕迹的特点,基本上是作为知觉加工的副产品出现的(&,1972)。如图,刺激物首先是在中枢加工器得到一定意义分析,然后按照定向任务的要求分别在一个层次或多个层次上得到加工。                        
  加工层次说的实验范式为不随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具体如下:要求被试完成不同的定向。任务(oriental task),通常任务水平有字型、语音和字义。结果一般是,完成字义任务的条件下识记效果最好,其次为语音任务的操作,最差的是在对字型这样的物理属性加工的任务之下。有的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在加工时间上,语义任务的时间最长,语音任务其次,而字型的加工时间最短。 
上述早期的理论和研究是针对外显记忆提出和进行的。近10多年来,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心理学家们逐渐把注意转向了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在神经心理学领域发现的证据表明内隐记忆在神经解剖上与外显记忆是分离的,并且两种记忆神经系统在时空上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孟迎芳,郭春彦,2006)一些研究表明,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似乎是不同的:Jose
 A. Ruiz-Ca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