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肉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肉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一、产蛋鸭的特点
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母鸭在26周龄产蛋率达到5%,一般在28~30周龄产蛋率达到15%,一般在33~35周龄产蛋率达到90%或90%以上,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可持续1~3个月,,也有个别的达到4个月。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觅食能力很强。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是性情温顺,在鸭舍内安静地休息,睡觉,不到处乱跑乱叫;生活和产蛋的规律性很强。产蛋期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根据其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和营养水平来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和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二、饲养方式
采用圈舍饲养,一般包括屋(或棚)舍,陆地运动场,水面运动场三个部分,四周圈围。采用这种方法可大群饲养,饲养管理方便,产量高。但饲料营养要保证,成本较高。
三、产蛋鸭的营养需要
种鸭开产以后,让其自由采食,日采食量大大增加,~,就可满足维持体重和产蛋的需要。但日粮蛋白质水平应分阶段进行控制。产蛋初期(产蛋率50%前)%即可满足产蛋的需要;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50 %以上至淘汰)时,日粮蛋白质水平应增加到20%~21%;同时,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含量以及钙、磷之间的比例。
四、产蛋鸭对环境要求
温湿度:鸭虽耐寒,也要为之创造保温条件,使其冬天舍内不低于0℃,夏天不高于25℃,再高就放水洗浴或进行淋浴。。舍内地面的垫料要保持干燥。当最低温度达到5℃时,要做好防寒。在最高温度达32℃时,要做好防暑。
光照:产蛋期要求每天光照达16~17小时,光照时间要固定,不要轻易改变。补光时,早上开灯时间定在4点最好。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鸭舍地面5瓦。灯高2米,宜加灯伞,灯安在铁管上,以防风吹动使种鸭惊群。灯分布要均匀,经常擦灯泡。停电时,要点灯照明,或自备发电设备,否则鸭蛋破损率和脏污蛋将增加。
通风换气:在不影响舍温的原则下,要尽量通风,排出舍内有害气体和水分,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和舍内干燥。
密度:种鸭的饲养密度小于肉鸭,一般每平方米2~3只。如果有户外运动场,~4只。户外运动场的面积一般为舍内面积的2~。另外,鸭群的规模也不宜过大。一般每群以240只为宜,其中公鸭40只,母鸭200只。
五、饲养管理要点
喂料、喂水:当产蛋率达到5%时,逐日增加饲喂量,直至自由采食。日采食量达250克左右,可分成2次(早上和下午各1次)饲喂。喂料量掌握的原则是食槽内余料不能过多,第一次喂料量以第二次喂料时食槽基本吃尽为准,第二次的喂料量以晚上关灯前食槽基本吃尽为准。产蛋鸭可以喂粉料,也可以喂颗粒料。若喂粉料,在喂前用少量水把干粉料润潮。要常刷洗饲槽,常备清洁的饮水,水槽内水深必须没过鼻孔,以供鸭洗涤鼻孔。
运动:运动分舍内、舍外两种。舍外运动又分水、陆两种形式。冬天在日光照满运动场时放鸭出舍,傍晚日光从运动场完全消失前收鸭人舍。为了把粪便排在舍外,在收鸭前应进行驱赶运动数分钟。每天驱赶运动40~50分钟,分6~8次进行。驱赶运动切忌速度过快。雨、雪天不放鸭出舍。夏天无雨夜可露宿于有足够灯光的运动场上,但鸭出入的小门要敞开。舍内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