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XX软件有限公司
软件项目测试组
文档编号:GREATSOFT__TEST
编写人:XXX
编写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批人:
审批日期:
修订历史记录
日期
版本
说明
作者
2011/12/19
首次提交
XXX
目录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1
修订历史记录 1
目录 1
第1章总则 1
第2章缺陷提交 1
第3章缺陷分析定位 1
第4章缺陷修复 2
第5章缺陷回归验证 2
第6章缺陷管理 2
第7章缺陷类型 3
第8章缺陷严重程度 5
第9章缺陷优先级 5
第10章缺陷状态 6
第11章附录 6
总则
为了加强部门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缺陷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根据公司和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缺陷管理制度。
本缺陷管理制度适用于研发二部。各测试,研发人员应当依据本制度的规定,规范工作,保证软件质量。
软件缺陷又被叫做Bug。所谓软件缺陷,即为软件中存在的某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软件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IEEE729-1983对缺陷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从产品内部看,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产品外部看,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软件缺陷的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包括:缺陷提交、明确指明缺陷类型
、缺陷修复、缺陷回归验证。
缺陷提交
缺陷提交阶段需要提交缺陷报告,缺陷报告必须详细描述缺陷内容。缺陷描述的内容包含缺陷操作步骤,实际结果和期望结果,明确指明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以及软件版本,提交人,提交日期等信息。
缺陷分析定位
缺陷分析定位阶段需要根据缺陷报告的内容对缺陷进行分析和定位。缺陷分析和定位是相关人员根据缺陷报告中对缺陷的详细描述查找重现缺陷,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明确缺陷所处的位置,以便修改缺陷。
缺陷修复
缺陷修复阶段需要对已经定位的缺陷进行修改。缺陷修复是开发人员对已经分析定位的缺陷进行修改并更改缺陷状态,修改后的软件需要实现预期的结果(缺陷报告中的预期结果)。
缺陷回归验证
缺陷回归验证阶段需要对已经修改的缺陷进行验证和回归测试。缺陷回归验证是测试人人员对已经修改的缺陷进行回归测试,根据缺陷报告中的操作步骤对缺陷重新进行测试,并对缺陷修改过程中可能影响到的组件、模块或功能进行重新测试,验证修改后的缺陷可以实现预期结果并对其他组件、模块或功能无影响。同时,根据验证结果修改相应的缺陷状态,提交新产生的缺陷。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是对各阶段测试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以保证各级缺陷的修复率达到一定标准。包含内容如下:
测试人员在提供的缺陷模板中新建或重新打开缺陷。
测试人员提交的缺陷将反馈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开发人员修复缺陷。
开发人员修复缺陷后,记录处理时间及处理结果,并将文档及时反馈给测试人员验证。
测试人员验证缺陷后,记录验证时间及验证结果,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
缺陷类型
缺陷类型是指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共分为九类,包括:文档缺陷、设计缺陷、配置缺陷、界面交互缺陷、数据校验缺陷、查询统计缺陷、功能缺陷、性能缺陷、安全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