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魏晋南北朝诗歌.ppt

格式:ppt   大小:1,093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晋南北朝诗歌.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10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晋南北朝诗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魏晋南北朝诗歌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魏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蜀西晋西魏→北周
建吴隋
安南方东晋→宋→齐→梁→陈
↓↓
(196)………(约400年)……………………(589)
返回
魏晋南北朝又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学说同时并兴,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兴盛,道教的风行,使汉代定于独尊的儒学相对衰微,
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乃至园林建筑尤其是诗歌,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鲁迅称“曹丕的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繁荣的另一标志是文学集团的空前活跃。
先后出现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集团”,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以陆机、左思为代表的“二十四友”,
以沈约、谢朓为代表的“竟陵八友”等。
这些文学集团的出现促进了文学的兴盛,造成一些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促进了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文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返回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带来了诗歌的变化.
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
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
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还有南北朝乐府民歌、辞赋、小说、文论等.
儒学丧失独尊的地位,玄学、佛教、道教从兴起走向兴盛,对人们的思想和文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学创作逐渐摆脱大量引经据典的陋****重视作家情感的自由抒发,一改板滞凝重的面目而为清峻、通脱。
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一220),共25年。文学史上的“建安”,实际上包括汉末到魏初的一段时期(到曹植死为止),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和蔡琰。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作家及其生卒年代
“三曹”:
曹操(155—220)、曹丕(187—226)、曹植(192—232)。
“七子”:
孔融(153—208)、陈琳(?—217)、王粲(177—217)、徐干(170—217)、阮瑀(?—212)、应瑒(?—217)、刘桢(?—217)。
蔡琰(生卒不详,其父生卒年为132—192,琰当大致与曹操同时代)。
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