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四史”知识小题库(新中国史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史”知识小题库(新中国史篇).docx

上传人:老狐狸 2022/9/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史”知识小题库(新中国史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四史”知识小题库(新中国史篇)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四史”知识小题库(新中国史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四史”知识小题库(新中国史篇)
四史学问小题库(新中国史篇)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02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赢得抗美援朝战斗的成功
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答案:C
解析: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报告,报告指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是当前阶段中心任务。
03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答案:BCD
解析: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是当前阶段中心任务,为此要制造三个条件:土地改革完成,现有工商业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节减。
04
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答案:D
解析: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1951年4月下旬抵达北京,并于1951年的5月23日签订《中心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05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答案:C
解析: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以全民全部制为根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进展方向,也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物质根底,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气。
06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BCD
解析:中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07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A
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进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转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08
新中国开头实行进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答案:D
解析: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规划的重要局部,属长期规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立工程、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进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规划,简称一五规划(19531957),是在党中心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09
新中国进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进展重工业
B、优先进展沿海工业
C、优先进展轻工业
D、优先进展内地工业
答案:A
解析:新中国在1953年开头实施第一个五年规划,把优先进展重工业作为建立的中心环节,特殊是大力进展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等。
10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ABC
解析: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互助组,这是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安排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实行这种逐步过渡的方法,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制造。
1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答案:D
解析:我国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进展和平赎买。
12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根本完成
答案:D
解析: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3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把我国推动到社会主义社会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答案:D
解析: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冲突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进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意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冲突,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气进展社会生产力。解决这个冲突的方法是进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立。为此,大会做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需转移到社会主义建立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1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
B、肝胆相照
C、相互监视
D、荣辱与共
答案:AC
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在论述党和非党的关系时,明确表示不赞成苏联共产党的一党制。他说:毕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唯恐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相互监视。
15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冲突是()。
A、敌我之间的冲突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
C、人民内部之间的冲突
D、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
答案:BD
解析: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会有冲突,正是这些冲突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进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根本的冲突仍旧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冲突,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之间的冲突。
16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A、调整
B、稳固
C、充实
D、提高
答案:ABCD
解析:1960年7月,中共中心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展调整。李富春同志在讨论1961年国民经济规划时,提出要以调整、稳固、提高为根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了国家计委党组的汇报之后,提出在调整、稳固、提高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0年9月30日,中心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规划掌握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争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17
1962年初,中共中心为统一思想、总结阅历教训和明确工作方向召开了()。
A、七千人大会
B、庐山会议
C、南宁会议
D、武昌会议
答案:A
解析:1962年1月,党中心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心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共有7118人参会,通常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次空前规模的大会,是在经过一年多调整形势有了转变,但是困难还是很大、党内外还有许多思想疑虑的状况下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总结大跃进以来的阅历教训,统一熟悉,增加团结,发动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困难而奋斗。
18
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