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棚改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1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棚改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doc

上传人:zl201163zl 2022/9/27 文件大小:3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棚改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棚改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是由【zl201163zl】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棚改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沙亭岗新社区棚改项目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1-
目录
目录 1
1前言 1
1
1
1
1
2
2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2
2
2
2
2
3
4
4
3岩土参数统计分析 4
4
5
5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6
6
6
7
7
7
5地基基础方案 7
7
8
6基坑支护方案 8
8
7地下室抗浮 9
8结论与建议 9
9
9
附图: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张
综合图例……………………………………………………………………………1张
勘探孔平面位置图…………………………………………………………………1张
钻孔柱状图…………………………………………………………………………67张
工程地质剖面图………………………………………………………………46张
中等风化岩层顶埋深等值线图……………………………………………………1张
微风化岩层顶埋深等值线图……………………………………………………1张
附件:
……………………………………………………………………4张
……………………………………………………………………2张
……………………………………………………………………1张
4岩芯彩色数码照片…………………………………………………………………17张
5剪切波速测试报告…………………………………………………………………6张
1
1前言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广州市白云沙亭岗新社区棚改项目进行岩土工程初步勘察。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沙亭岗村与谢家庄村交界处,广从公路东侧,创新大道(朝亮北路)西侧,北至朝亮路,南至永和大道。
本棚改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已纳入国家和广东省2018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共棚改安置7332套(户),其中货币安置15户,安置房7317套、,(主要包括地下停车库242600平方米和市政公用、文体教育、行政管理等公建配套设施面积75122平方米)。拟建42栋27~32层高层商业住宅建筑及幼儿园、变电站等配套设施,下设1-2层地下室。

本次勘察属初步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类型及地质构造,岩土的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水位及其变化,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分析评价;对地基基础和基坑支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案建议,为设计与施工提供适用、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对基础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控制性勘探孔钻入连续中微风化岩深度不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钻入连续中微风化岩深度不小于1m。控制性勘探孔分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对主要岩土层分层采取试样,进行土常规试验、岩石天然抗压试验,采取水、土样进行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分析试验,量测地下水位。

钻孔布置、数量及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确定。场区内共布置勘探孔157个,其中控制性勘探孔54个,一般性勘探孔103个;钻探取土试验孔数量大于勘探孔总数1/3,取土试验孔和原位测试孔数量大于勘探孔总数1/2,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详细勘察阶段布孔要求。
根据本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划分为甲级。
本次勘察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资料收集、现场钻探、取岩土水试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标贯)和抽水试验等相结合。
根据广州城建坐标系(广州平面坐标,广州高程),利用GPS-RTK仪器(编号X90)测设钻孔。
钻探施工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金刚石钻头,以回转钻进方式进行全断面连续取芯,以泥浆套管护壁,钻孔开口孔径130mm,终孔孔径91mm。量测钻孔地下水位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拍摄岩土芯照片。
对流、软塑状土采用薄壁取土器,以静力压入法取样,对可塑至坚硬类土采用回转取土器或厚壁敞口式取土器取样。岩样采用钻探岩芯制作,水样在钻孔中采取。所取土、岩试样均妥善密封并及时送至我单位土工试验室进行试验。

本次勘察全过程,包括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资料整理等,严格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执行,主要依据有:
(1)本项目勘察合同;
(2)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5)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6)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国标《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8)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9)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行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2)行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2
(13)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
(14)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
(15)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7人、累计16台液压式XY-1A型钻机及相应设备承担本次勘察工作,于2018年12月15日进行现场踏勘,12月21日组织5台钻机进场开始外业工作,完成8个钻孔,因场地原因于2019年1月6日退场;于2019年2月20日组织10台钻机第二次进场,完成114个钻孔,因场地原因于2019年3月19日退场;于2019年3月22日组织1台钻机第三次进场,完成11个钻孔后退场。本次勘察共累计完成勘探孔133个。
因场地原因,在经征得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部分钻孔有移位,且有24个钻孔暂未施工(孔号分别是CK1、CK2、CK3、CK4、CK5、CK6、CK10、CK27、CK28、CK78、CK79、CK80、CK81、CK82、CK90、CK98、CK99、CK104、CK105、CK111、CK116、CK117、CK120、CK121)。勘探孔位置详见“勘探孔平面位置图”。勘察完成工作量如下:
(1)完成钻孔133个,总进尺:;
(2)采取土样118个,岩样32组;
(3)现场做标准贯入试验570次;
(4)取简分析水样2组;
(5)对各钻孔岩土芯拍摄彩色照片。
室内综合现场调查、勘探、编录、原位测试和岩土试验资料,分析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编制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勘探孔平面位置图等图件,按工程地质单元分类统计计算岩土参数,编制勘察报告。

我单位已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三个标准体系认证,并通过计量质量管理体系(CMA)认证,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本次勘察全过程严格按照现行标准及上述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成果经过严格的一校二审。勘察报告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可作为本工程基础设计与施工的依据。
本报告仅适用于已布置钻孔并完成施工钻孔的地段。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区,夏长冬短,湿润多雨,年降水量为1700~2200mm。年平均气温多为20~22℃,年温差为15~17℃,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1~℃,最热月(7月)~℃。影响广州市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多集中于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85%。
场地西北侧有一鱼塘,场地北侧有一河涌自南向北汇入流溪河,场地内现状主要为农田和民居,沟渠纵横,自然排水条件较通畅。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25~33米。属冲积平原地貌单元。~。

根据《基岩地质图》(1:25万广州市幅)等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位于广花复式向斜的东翼,离广从断裂约2km。本次勘察在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踪迹。
场地内基岩属石炭系,岩性主要为灰色灰岩,裂隙较发育。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冲洪积粉质黏土(黏土)、砂层及残积土层等。

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等将场地内岩土分层描述如下:
(Qml)
第①层填土(Qml):褐黄色,主要由可塑状粉质黏土组成,局部含碎石,结构松散,以耕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层厚:~。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
3
(Qal+pl)
第②-1层粉质黏土:褐红色、浅黄色、灰白色,软塑~硬塑塑,以可塑为主,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按其稠度可分为二个亚层:
(②-1a)层:可塑,局部软塑,层顶埋深:~,层厚:~。
(②-1b)层:硬塑,局部可塑,层顶埋深:~,层厚:~。
第②-2层粉细砂:灰黄色、灰白色,松散~中密,以稍密为主,饱和,颗粒均匀,含少量~多量黏性土,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按其密实度可分为二个亚层:
(②-2a)层:稍密,局部松散,层顶埋深:~,层厚:~。
(②-2b)层:中密,层顶埋深:~,层厚:~。
第②--3层中粗砂:灰黄色、灰白色,松散~中密,以中密为主,饱和,颗粒不均匀,含少量黏性土,分布于场地部分地段。按其密实度可分为二个亚层:
(②-3a)层:稍密,局部松散,层顶埋深:~,层厚:~。
(②-3b)层:中密,层顶埋深:~,层厚:~。
(Qel)
第③层粉质黏土:局部为黏土,褐红色、灰黄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软塑,含砂粒,土质不均匀,为原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分布于场地部分地段。层顶埋深:~,层厚:~。

第④层灰岩:属石炭系,灰黑色,灰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方解石脉发育,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两个风化带:
④-1层中等风化: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碎块状~短柱状,溶蚀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Ⅴ级;层顶埋深:~,层厚:~,采芯率:40%-85%。
④-2层微风化: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长柱状,节理裂隙稍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完整,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Ⅲ级;层顶埋深:~,揭露层厚:~,采芯率:60%-95%,RQD:10%-100%。


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特征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岩溶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水量较小,受天气影响较大,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土中,第②-2层粉细砂层、第②-3层中粗砂层渗透性好,地下水较丰富,是场地主要富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基岩裂隙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第④层基岩裂隙和岩溶中,水量大小与裂隙、岩溶发育程度、闭合状态及连通性有关,具有微承压性,地下水主要来源于上部砂层孔隙水垂直补给和侧向补给。第②-1粉质黏土、黏土和第③层粉质黏土、黏土渗透性能差,属微弱含水层或相对近似隔水层。
自然状态下,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垂直渗入补给;基岩裂隙岩溶水主要接受主要来源于上部砂层孔隙水垂直补给和周边裂隙水侧向补给。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由于场地位于地下水的排泄区,地下水流速较为缓慢,地下水渗流方向总体上表现为场地外围河涌渗流,当长时间缺乏降雨导致水位下降时,存在河涌水渗透补给地下水的可能。地下水的排泄以向河涌渗流和地表蒸发为主。
~,~。据本地区经验,~。

在场地内选取CK69号和CK150钻孔对砂层孔隙水进行单孔抽水试验。-1。
-1。
-1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
抽水孔
含水层
地下
水位
(m)
含水层
厚度
(m)
水位
降深
(m)
钻孔
涌水量
(m3/d)
单位
涌水量
(m3/d)
影响
半径
(m)
渗透系数(m/d)
CK69
粉细砂、中粗砂







CK150
中粗砂







5

根据场地地表现状主要为农田,局部分布鱼塘、民房,地势较为平坦,东北侧地势较场地内高3~4m,未发现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岩溶。预测由于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1)崩塌、滑坡
局部下设1-2层地下室,1层地下室开挖深度4-5m,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8-10m,基坑开挖时,如未做好支护措施,基坑失稳后可能引发局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项目应做好相应的设计施工预防措施,防止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2)地面塌陷
场地内灰岩埋藏浅,上覆厚度较大的砂层,施工时如遇溶洞,引起水动力条件急剧变化,地下水水位突降或大量抽取地下水,都易引起地面塌陷,破坏相邻建(构)筑物。本地块勘察期间未发现地面塌陷。基坑开挖施工对地下水治理不宜大量抽排,应以隔、堵为主。本工程拟建1-2层地下室,应做好临时挡土止水,防止出现坍塌或局部滑移,对邻近既有建筑物应有可靠防护措施。
(3)地面沉降
场地内大部分地段上覆一定厚度的松散填土和松散砂层,若施工中大量抽排地下水(大幅降水),使场地及周边地下水位存在较大的水头差,产生水土流失,则可诱发场地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项目应做好相应的设计施工预防措施。
根据钻孔揭露,-1。
-1本场地溶洞分布一览表
孔号
类型
洞顶埋深
(m)
洞底埋深
(m)
洞高
(m)
充填物性质
CK11
溶洞



串珠状,无充填物,漏浆
CK13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14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15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16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18
溶洞



串珠状,少量充填物,漏浆
溶洞



串珠状,少量充填物,漏浆
CK19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20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31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32
溶洞



串珠状,无充填物,漏浆
CK48
溶洞



少量充填软塑粘土,漏浆,掉钻
CK49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掉钻
CK56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65
溶洞



少量充填物,漏浆,掉钻
CK69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84
溶洞



串珠状,有少量充填物,漏浆
CK85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126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CK128
溶洞



无充填物,漏浆
-,-。本次勘察共有133个钻孔,有19个钻孔揭露有溶洞,%。控制性钻孔入连续微风化岩层不小于5m,有48个钻孔,有11个钻孔揭露溶洞,%。可见,随着入岩要求的增加,钻孔见洞率也大幅度提高。

根据钻探揭露,本场地特殊性岩土主要有填土、风化岩与残积土。

杂填土组成成分不一,未经压实,结构较松散,承载力低,夹有大块填石、砼块、岩块等,对管桩或搅拌桩施工有不利影响,必要时进行清障。

部分地段分布残积土,具有孔隙比大,土质不均匀,浸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场地中微风化岩中裂隙、溶蚀普遍发育。

局部地段有现状鱼塘,本次未能进场勘察,可能存在淤泥(质土)等软土。
3岩土参数统计分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综合分析各试验(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按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数据的出差剔除原则上采用三倍标准差法。
6

本次勘察为了获得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主要岩土层尽可能采取试样,试验室按有关规范要求对土样做了土常规试验,对岩样做天然、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
按成因类型、岩性和状态划分统计。-1,-2。
-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土层
项目
含水率
湿密度
孔隙比
液限
塑限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直接快剪
压缩
系数
压缩
模量
黏聚

内摩
擦角
w
ρ
e
wL
wp
IP
IL
c
φ
av1-2
Es1-2
(%)
(g/cm3)
(%)
(%)
(kPa)
(°)
(MPa-1)
(MPa)
②-1a层粉质黏土、黏土(可塑)
样本数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②-1b层粉质黏土、黏土(硬塑)
样本数
20
20
20
20
20
20
19
20
20
20
20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③层粉质黏土、黏土(硬塑)
样本数
6
6
6
6
6
6
6
6
6
6
6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2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统计表
岩层
试验状态
样本数
(组)
最大值
(MPa)
最小值
(MPa)
平均值(MPa)
标准差
(MPa)
变异
系数
标准值
(MPa)
④-1层微风化岩层
天然
1

④-2层微风化岩层
天然
26







外业勘探对主要岩土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其中,本报告钻孔柱状图中提供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为实测击数。
按成因类型、岩性和状态划分,-1,-2,-3。
-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岩土层
指标
样本数
(次)
最大值
(击)
最小值(击)
平均值
(击)
标准差
(击)
变异
系数
修正
系数
标准值
(击)
填土层
实测值
3
10
7





修正值
3







②-1a层粉质黏土、黏土
实测值
144
15
6





修正值
144







②-1b层粉质黏土、黏土
实测值
252
20
12





修正值
252







②-2a层粉细砂
实测值
39
16
6





修正值
39







②-2b层粉细砂
实测值
14
25
15





修正值
14







②-3a层中粗砂
实测值
25
16
6





修正值
25







②-3b层中粗砂
实测值
10
25
15





修正值
10







③层粉质黏土、黏土
实测值
19
25
13





修正值
19







注:跳锤等异常数据未参与统计。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从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广州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内带,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地震多属中小型有感地震,最大震级为级,无灾害性的强震记载。
6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场地西侧有广从断裂通过,场地内未发现断裂踪迹。
本场地属浅埋藏型岩溶区,本次勘察在孔深范围内有揭露溶洞,部分地段岩面起伏大,且上覆厚层的砂层,对基坑支护及基础设计选型和施工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只要采取合理的止水隔水措施、支护措施及合理的基础型式,可以避免基坑与地基失稳,较适宜兴建本工程。
综上所述,场地基本稳定,较适宜兴建本工程,适宜性等级为较适宜。


本次勘察在CK12、CK50、CK88、CK103、CK140等5个钻孔对岩土层进行了钻孔剪切波速测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进行分析计算,-1。
-1建筑场地类别判别表
孔号
场地覆盖层厚度
(m)
等效剪切波速
(m/s)
场地土类型
建筑场地类别
CK12

189

中软土
CK50

192

中软土
CK88

195

中软土
CK103

189

中软土
CK140

197

中软土
~,综合评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地下水水位较高,分布有饱和松散砂土。根据广州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第2-2层粉细砂、第2-3层中粗砂属于全新世饱和砂土,初步判别为可液化砂土,需进一步判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标贯试验判定法,对场地内饱和松散砂土进行液化判别,-2。
-2砂土液化判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