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车辆分配讨论意见.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车辆分配讨论意见.docx

上传人:jiyudian11 2022/9/2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车辆分配讨论意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车辆分配讨论意见 】是由【jiyudian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车辆分配讨论意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汽车工程学院岗位津贴分配实施细则
(修改稿)
、八、▲
前言
津贴分块按照人头数,最后按照工作量进行分配,请问人头和工作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如何“体现多劳多得、质效兼顾”原则,这个分配方法上升为理论公式是不是无解?
是否可以考虑,大面分块、局部核算的方法?参与管理,从
管理分块拿钱;参与实验室,从实验室分块拿钱;参与教学,从教师分块拿钱。
科研、学生科技活动等内容是否对全院都有影响?如果有,应该全院职工都有考核项。凭什么全部由老师来承担?学院振兴、人人有责,希望有勇于自我剖析、敢于担当的胸怀!
“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协同发展”,分配制度如何给老师们带来发展的动力,干的越多,未必收入越多,因为能分的蛋糕大小已经根据人头确定了。
除了老师的分配方案比较细、内容比较多之外,其他的考核指标太笼统。
第一部分:文件修改
“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体现多劳多得、质效兼顾、促生成果;逐年提高教师收入
”的原则,充分调动全院教师工作积极性
第一章岗位津贴的来源、发放范围和原则
、人事代理津贴和院外兼职教师课时费发放方法按照学校或学院有关规定执行;团队项目奖励用于对年度内为学院发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建设项目、学院阶段性工作等(如特色专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团队项目或获得校外重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等)给予奖励津贴,从岗位津贴总额中按1%~3%(应给出具体比例数)划出,由项目负责人年底一次性向团队成员发放。
!!!!应先公示上一年团队项目、项目发放明细。
,应该按照原来的,正处对应5,副处对应4,等等。
第二章教师岗位津贴的构成
第四条教师岗位津贴由基础岗位津贴、业绩岗位津贴两部分构成,二者分别占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总量的80%和20%。
第五条基础岗位津贴为用于支付教师完成基本工作量(含教学及科研)的基本岗位津贴,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情况发放。
基本工作量(含教学及科研)为200学时/年(而且应该根据教师数量进行浮动,),其中科研基本工作量按照不同职称分别为教授30学时;副教授20学时;讲师10学时;助教5学时。
“完成工作量小于基本工作量的50(或者单学期低于75学时——删除)
者,不予发放基础岗位津贴”。
,根据(2)、(3)式计算。
教学业绩津贴=[(I教学效果等级系数x理论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工作量+
实习工作量+考务工作量(+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量一删除))-基本教学工作量]X院教学业绩单位工作量金额
(3)教师岗位人员总教学工作量
=理论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工作量+实习工作量+考务工作量+(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量 应该删除))
①管理评教系数
由学院和各系领导进行评定。;合格等级评教系数
;不合格等级评教系数为0。 应该删除,没
有评价标准!!!!
③新课系数
;。
总体教学效果评价等级系数二①水②*③。
公式有问题,**=!!!!
应该改为:总体教学效果评价等级系数=(①-1)+(②-1)+(③-1)+1
第三章实验岗位津贴的构成

第十条实验中心主任参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实验课时折半计算u实验中心副
主任职务补助按照实验教学工作量的20%折抵。 应该去掉,或
者制定分配制度领导解释理由!!
第十一条实验中心教师理论课参照院外兼职教师人员课时费计算。 课时
费出处不明确,从何处出钱。
第四章管理岗位津贴的构成
第十二条业绩津贴中
考核等级系数取值:、;不合格0。
考核有意义吗?是否要保证“旱涝保收”?
有量化考核量吗?有指标吗?
例如:;
;

第五章岗位津贴工作量核算
第十一条本专科教学工作量的核算

(1)监考
监考工作量=监考次数X1课时
(2)出题
出题工作量=试卷套数X1课时
(3)阅卷评阅试卷工作量按照每份1元实额计算,年底一次性发放,不计教学工作量(评阅试卷份数包括毕业补考、期末考试和重修重考的试卷份数,(不)包括期初补考的试卷份数)。
第十二条研究生教学工作量的核算研究生教学工作量由理论教学工作量和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量两部分组成。
硕士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工作量=;
指导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量=。(参考上课比
例)
第十三条研究工作量的核算
项目、成果多人承担或完成时(由团队负责人按项目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或——删除)
按盖章有效合同中的有效位次系数计算,W
2n—1
(2)团队成员参与以我院名义承担的项目经费工作量(,由团队负责人按项目贡献大小进
行分配一删除);
(13)计算,著作、教材指编著或本科教材,其他类教材或科普读物按50%计算。
改为:著作工作量计算按式(13)计算,其他类按50%计算。
总课时=总字数/3000 (13)
论文工作量的计算见表8。
表8科研或教学论文工作量计算标准 (课时/篇)
SCIEI
项目
期刊
会议
期刊
会议
-核心/ISTP
一般
报道(删除)
工作量
100
60
50
20
20
5
3
EI会议应改为30课时/篇,或者学院从学科建设经费中报销版面费。
第六章岗位津贴的发放办法
第十五条教师参与相关辅助管理工作,折算相应工作量。
表9辅助管理岗位补助津贴分配标准
为60%时数据,若基础津贴比例增加到70%,相应减少)
副主任 基础津贴的15%(变动)
注:应该明确费用从什么地方出,辅助管理,应该从管理部
分支出,不应从教师部分支出。
第七章岗位津贴的考核办法
第十九条由学院派出参加的进修及企业锻炼,依据考勤情况(参数数据应该明确)发放基础津贴;教师参与国内外访问学者项目,发放20%基础岗位津贴;进修学习期间取得教学科研成果符合奖励条件者,参与业绩岗位津贴的发放(发放标准没有具体)第二十二条人事代理人员每月岗位津贴与学校所定相应等级的岗位工资相同,平时每月发60%,年终在相应岗位考核合格后发剩余的40%;人事代理人员课时费参照实施细则院外兼职教师课时费计算办法。(要明确钱从哪出?)
补充:分配办法需要全院教工表决通过!
第二部分:补充部分
、学生实习经费等各项分配比例及具体数额
,以及监督管理制度;
、学科建设经费及使用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