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2/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转)
 
不管是不是学中医药,真的值得一看,有点长

这个话题本身就太大,肯定说不清,只是因为经常有人与我聊到它,干脆就写出来,大家讨论。首先应该明确我的本意,学中医、做中医与学好中医之间不是一回事。弄个手艺混饭吃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其实还真不如干点别的,中医这碗饭最难吃!
许多人是好不容易考上医学专业的,也必然很是珍惜,直到一级一级熬到副高级、正高级,也未必就学好了中医。以我的看法――他根本不应该进这个门。
学中医难不难?不难!这是一些高分学生的看法,原因很简单,他们能够用功,肯背肯记,不就是那几百个药、几百个方吗?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得心应手。但到了临床许多人的头就大起来了,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教育有问题,你的教材有问题,你的老师也许也有问题。
认为难的大多是不用功的学生,想投机取巧,60分万岁,这些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将来,也不是我们操心的范围。
我的看法是:难!

其一难:
几千年的积累,要你一个脑袋装进去!是什么样的CPU、多少内存、多大的硬盘?才能处理这么多数据?!想着就可怕。所以要有方法,现在的学院派(大专院校)讲求的是不停的修改教材,所谓去粗取精,但是收效如何呢?说件事情便明了:一个内科主任朋友,带着一群实****学生,非常的尽心尽力,半年之后我问他是否有得意门生?是否要留几个?他回答‘一个都不要’,可国家和家长花了多少钱,学生们费了多少力才到今天那!这位主任说了一句非常令人费解的话――‘有几个基础不错,知识还算扎实,但没思想。’好个没思想!太贬低人啦!但细想一下,现在的教育方式不就是培养高分低能吗!几本书、画重点、考重点,ABCDE选择题,肯定不需要思想!而师承派(家传、师传)的如何呢?许多人跟着老师或父母学上几年,弄几个所谓祖传秘方,考个医师证书,便要杀遍天下了。难怪现在对于师承考试的审核越来越难了,因为这些人的确把政府部门弄得头疼。
那位主任所以说那几个好学生没思想,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什么叫学问?学问=知识+思想,学中医不是学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篡改历史,只需要你记住,然后加以理解就足够了。学中医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怎么变?举个例子:要知道‘普济消毒饮’,知道‘李东垣’,(这是最起码的)还应该了解清楚‘大头天行’,(这些就已经构成知识了)但知道这些以后没用!因为你找不到‘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疼痛,咽喉不利’的标准病人,现在需要你产生自己的思想:首先是‘毒’!所谓‘气之盛则为热,热之盛则为火,火之盛则为毒’前边为热为火的时候与你无关,已经是毒的时候就要消毒!简单!什么时候用呢?毒未发的时候,病人高热,没有表皮的症状,你肯定以为是外感入里化热?也想不起来这个方子。等到皮肤红了,正好用!说着简单,火候难拿!那里红肿可以用?头面红肿可以用,(废话!)这是李东垣的原意。后背呢?(比如红皮症)照用!升麻干嘛使?薄荷干嘛使?统统砍掉!加点蒲公英、地丁不好吗?腿上呢?(比如网状淋巴管炎)照用!凡是李老先生原来要往上走的、往咽喉走的统统不要,加点牛膝不好吗?再返回去看,这方子已经被你改得不成什么样子了!好!大好!这就是你的方子,这就是你的思想!等到有一天你觉得‘普济消毒饮’这个方子不好用的时候,你可以称得上有点学问了,因为你一定尝试了许多更理想的组合。
今年医师考试前,一个‘赶考的举人’问我,为什么风寒外感不能用麻黄汤,我告诉他“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让用!科举就是科举!你得随他人心愿!你用了就不给你分!”,因为写考试大纲的人不看病,所以就不用,据说很多专家对麻黄汤都反感。原因呢?因为***!升血压!缩血管?提高心率!就象这几年闹马兜铃酸、木通碱、红***、这些问题的本质都一样,把问题割裂开考虑,用生化手段研
究方剂,用显微技术观察人体,这不是中医。最起码这种人没有中医的思想。其实,我也很少用到麻黄汤,但原因不一样,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很好,很少有受大寒、卫表寒凝的病人,关键是寒邪是否‘凝’滞,如果你从冰窟窿里被人捞上来,你看‘荆防败毒散’还管不管用。你可以不用麻黄汤,至少可以不给你们院长、主任找麻烦,但你心里必须有它的位置,因为这是张仲景的思想,等到你认为太阳病怎么那么千奇百怪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记着麻黄汤了,因为那时就已经有你自己的思想了。

其二难:
一个好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中医的舌诊、脉诊被许多人认为是看家的东西,是他们西医不会的。我不这么看,中医真正的关键是它的理论体系,是它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如果丢了这些东西,任何一个西医大夫都可以把中药开出去。但要在自己的脑袋里建立好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使大脑按照这种逻辑思维方式运转并非是一见容易的事!
西医的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