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df

格式:pdf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df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2/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冒的中医药治疗.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感冒的中医药治疗
张洪春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病学术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会常委兼秘书长
概述
l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
毒,引起的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
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l 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
见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多。
概述
l 中医认为,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
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密切,而且与
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
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
l 中医药对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均有良好
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有流行可能的
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
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疗效。
中医古代论述
l 早在《内经》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
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者
百病之始也, ……风从外入, 令人振
寒、汗出、头痛、身痛、恶寒。”
l 《伤寒论•太阳病》所论中风、伤寒之桂
枝、麻黄两个汤证,实质包括感冒风寒
的轻重两类证侯。
中医古代论述
l 《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其具有传染
性。
l 北宋《仁斋直指方》将其正式命名为感
冒。
l 元《丹溪心法》明确提出其病位在肺,
并根据辨证常规,分列辛温与辛量两大
治法。
证候特征
l 感冒为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
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其病以卫
表的症状最为突出。症状表现常呈多样
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
症状,继而喷嚏、鼻塞、流涕等,轻则
上犯肺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
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
证候特征
l 时行感冒起病急, 全身症状较重, 高
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
待热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
肺系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持续不
退,喘粗气急,唇甲青紫,甚至咳血,
部分患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
厥,出现传变。
容易患感冒的群体
l 感冒之疾,四季可患,但外邪入侵,发
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有人常年不患
感冒,有人一年多次感冒,这与人体正
气的强弱以及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与否
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起居失常,寒暖不
均,疲乏劳累的状态下,尤其是体质虚
弱之人,卫外不固,卒感风邪或时行病
毒,而发感冒。
容易患感冒的群体
l “邪之所凑,其气比虚,”提示正气不
足,或卫气功能暂时地下,决定了人体
的发病。
感冒的分类
l 感冒为临床上常见的外感新病,四季皆
有,人人可患。
l 其主要病因为风邪和时行病毒,随季节
不同,常兼挟风寒、风热而致病。
l 其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主症以鼻塞、
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