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第七主题悲壮的英雄气概.ppt

格式:ppt   大小:1,786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主题悲壮的英雄气概.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7/8/13 文件大小:1.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主题悲壮的英雄气概.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第二节 悲壮的英雄气概
主题阐释
元代戏曲中的英雄们,总是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他们或是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或是处于被迫害的境遇。
这些英雄们没有被对手和厄运压倒,而是以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武艺奋力拼搏,最终战胜了敌人,获得了胜利。但也有一些人最后失败了,但精神和意志却仍未被击倒,至死还带着复仇的愿望。
像关汉卿《双赴梦》中的关羽和张飞,死去化作鬼魂,还要呼喊报仇,这正是元代社会人们生活态度的反映。广大底层人民憎恨黑暗的统治,一时又无力改变现实,便借助作家之手,把希望寄托在文学作品中的英雄豪杰身上,用这种方式表现对生活现象的不满和反叛。
单刀会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13年—1229年),大都(今北京市)人。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贾仲名《书录鬼簿后》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录鬼簿》的灵感来自元朝戏曲作家钟嗣成(约1279-1360年)所著的一本工具书,主要罗列元代杂剧及散曲作家的生平及著作。
当时戏曲之类不登大雅之堂,而钟嗣成突破时人思想,为“小人物”杂剧家们树碑立传,高度评价有才华的戏曲作家为“不死之鬼”,使整个元代戏曲艺术得以流传。
关汉卿在元代前期杂剧界是领袖人物,玉京书会——元杂剧作家在大都(今北京)建立的一个创作组织——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
据《录鬼簿》、《青楼集》、《南村辍耕录》记载,他和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散曲作家王和卿以及著名女演员朱帘秀等均有交往,和杨显之、王和卿更见亲密。当时北方青年杂剧作家高文秀有“小汉卿”之称,而南方喜剧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
作为元杂剧作家的代表人物,在元代众多杰出的杂剧作家中,关汉卿既因为最早出现而走在前列,又因为作品的众多、编剧技巧的高绝、舞台成就的卓越而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力。特别是关汉卿剧作的内容最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点,并且贯注着强烈的时代***,因而成为元杂剧中具有震撼力的黄钟大吕。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技艺的戏曲家。
《析津志》(元朝末年,熊梦祥著专写北京地方史地的著作,析津,即元大都,古代先后叫蓟州、幽州、南京、燕京)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明代臧懋循(晋叔)《元曲选序》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宋元时杂剧和各种伎艺演出的场所。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等。有的亦以“棚”为名。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