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doc

上传人:丰儿 2022/10/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是由【丰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何永梅刘建中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它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与农业生态环境。
一、产品分类
、固氮菌、解磷类微生物、硅酸盐微生物、光合细菌、有机肥料腐熟剂、促生菌、菌根菌和生物修复菌等菌剂。
、粉剂、颗粒型菌剂。
二、质量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20287-2006。
。生产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生产者应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与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提供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如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按表2执行。

该标准对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规定如下:
①根据不同产品剂型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形式和方法,以满足菌剂产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产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在使用说明书中标明使用范围、方法、用量与注意事项等内容。
②标志所标注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标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规定的产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或者有特殊用途的产品名称,可在产品通用名下以小一号字体予以标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没有规定产品通用名称的,应使用不会引起用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商品名称;企业可以标注经注册登记的商标;应标明产品在每一个包装物中的净重,并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标注净重的误差范围不得超过其明示量的±5%;应标明有效的产品登记证号;应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进口产品可以不标生产者的名称、地址,但应当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国家或地区),以及代理商或者进口商或者销售商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应在生产合格证或产品包装上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用“保质期×个月(或若干天、年)”表示保质时间。
③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雨淋、日晒与高温。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要轻装轻卸,避免包装破损;严禁与对微生物菌剂有毒、有害的其他物品混装、混运。
④产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不得露天堆放,以防日晒雨淋,避免不良条件的影响。
三、简易识别要点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不合格产品。





6.***、镉、铅、铬、***任何一种含量不符合技术指标。

、水分、细度、pH值等检测项目中,有两项(含)以上不符合要求的。
四、施用方法
、追肥和育苗肥。固态菌剂每亩2千克左右与40~60千克有机肥混合均匀后使用。
。在作物育苗时,将固态菌剂掺入营养土中充分混匀制作营养钵,也可在果树等苗木移栽前,混入稀泥浆中蘸根。
。播种前将种子浸入10~20倍菌剂稀释液中或用稀释液喷湿,使种子与液态生物菌剂充分接触后再播种;或将种子用清水或小米汤喷湿,拌入固态菌剂充分混匀,使所有种子外覆有1层固态生物肥料时便可播种。
。菌剂加适量水浸泡种子,捞出晾干,当种子露白时播种。
、喷根。蘸根:液态菌剂稀释10~20倍,在幼苗移栽前把根部浸入蘸湿后立即取出即可。喷根:当幼苗很多时,将10~20倍稀释液喷湿幼苗根部即可。
、冲施。按1∶100的比例将菌剂稀释,搅拌均匀后灌根或冲施。
。在作物生长期内可以进行叶面追肥,把菌剂稀释500倍左右或按说明书要求的倍数稀释后,选择阴天无雨的日子或晴天下午以后,均匀喷施在叶子的背面和正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关于微生物菌剂的标准除了国家标准GB20287-2006外,还有以上提及的农业行业标准NY227-1994,以及农业行业推荐标准NY/T1535-2007(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适用于各类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均为现行标准,产品的质量应与该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相应标准一致。
第一作者简介:何永梅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先后发表农业科普文章数十篇。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邮编:413002。8372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