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52省道施工组织.doc

格式:doc   大小:339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2省道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7/8/14 文件大小:3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2省道施工组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图纸、补遗书;
2、交通部颁布的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3、现场调查资料、参考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
4、本企业现行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当地多年来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和风土人情。
编制原则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顺序,确保工程工期。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3、在制定施工方案的同时,尽量多考虑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和安全因素,注重环境保护确保施工安全。
4、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5、采用流水作业、平行施工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实现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工程概况
工程范围
本工程线路起点位于距云和县原52省道与沈北线平交口以南约150米处,起点桩号K10+,路线终点位于景宁县汇田大桥北侧桥头,与原52省道(云寿线)相接,终点桩号为K17+。.
本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10米。,,隧道2635m/1座。
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具体内容和工程数量以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准,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2-1-1。
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1-1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线路长度
km
碎石垫层
厚300mm
Km3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厚180mm)
Km3
水泥稳定土基层
~%(厚200mm)
Km3
面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40mm)
Km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50mm/60mm/70mm)
Km3
技术标准
本工程按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4)标准建设,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
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90分及以上、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90分及以上。
安全目标
施工全过程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
工期目标及总体安排
工期要求
工程工期: 个月,具体开工时间以开工令为准。
总体安排
总体工期: 2014年08月10日~2015年02月10日
组织机构设置
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本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安排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为领导核心,并设置七科四室,下设路面基层工区、路面面层工区。
临时设施布置
技术准备
第一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工作和外业技术准备工作。
内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学习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提交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②图纸工程量复核计算,提交工程量复核计算书;③编写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④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⑤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
外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现场详细调查与地质水文踏勘;②与设计单位办理现场桩交接手续,并进行复测与护桩;③各种工程材料料源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④各种仪器设备的测试计量和检验,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进行状态标识;⑤组织路基横断面复测;⑥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搜集。
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打基础,中期搞强化,后期抓完善,技术准备工作坚决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
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工程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金国荣
常务副经理:黄富智
生产副经理:袁全印
安全保卫科
朱建林





计划统计

金明瑞
设备管理科
朱建军
材料供应科
冯建军







行政
办公室
张忠明


试验室




质检

申国勇


路面面层工区
路面附属工区
路面基层工区
图2-1 组织机构设置图
临建设施
项目部驻地建设
项目经理部建设位于主线K63+700右侧,占地2000 m2面积平地,场内包括办公区、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