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茂林 2022/10/2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是由【茂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xxx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3、4班的地理教学,学生基础都较差,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环境知识,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区域、以及如何再出现问题之后积极寻求出路
,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要有详细的教学进度和计划,认真挖掘教材。
,改进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能使学生会学、学会就是好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善于反思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自学释疑、知识整理、训练矫正、迁移延伸四个环节。

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地,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网络收集有用信息,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学法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形成和能力培养。地理学法的设计必须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在知识的运用上要有适当的提高,以适应高三的教学和高考的需要
四、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教学活动课时
1向学生介绍本期必修3教材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1课时
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2课时
2—3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4—6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时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单元检测及评讲2课时
7—8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9—11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单元检测及评讲2课时
12—1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14—15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三角为例3课时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15—17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3课时
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2课时
单元检测及评讲2课时
18—19全面进入期末总复习8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