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pdf

格式:pdf   大小:13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pdf

上传人:小s 2022/10/2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是由【小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
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
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
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
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
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
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
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
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报工作;通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
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
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
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置事故可能产生二处次污染的理措施;处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关相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十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
(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