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让数学实验从“纸面”真正走向“地面”.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数学实验从“纸面”真正走向“地面”.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7/8/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数学实验从“纸面”真正走向“地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数学实验从“纸面”真正走向“地面”
【摘要】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是新课标实施背景下转变学生学****方式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数学实验要从“纸面”真正走向“地面”,可以依托在新授课中嵌入实验内容、借助实验将学****内容的外延打开、基于学****需要进行数学专题教学等策略展开教学。
【关键词】数学实验;新授课;拓展内容;学****需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69-02
【作者简介】王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021)副校长,高级教师,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试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数学学****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对实验素材进行数学化的操作来学(理解)数学、用(解释)数学或做(建构)数学的一类数学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数学学****可以从动手做数学开始,借助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入数学实验,将顺应学生的学****特点和心理特征。数学实验教学是新课标实施背景下转变学生学****方式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让数学实验从
“纸面”走向“地面”,从而有效地发挥它的功效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数学实验既可以是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节数学课中的某一环节、某一内容。在课堂中加入数学实验环节,这样的实验可长可短,而课型多为新授课。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新授课《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实验的形式开展教学。
第一层次:同桌合作完成例4(如图1)。
摆一摆: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看一看: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观察长方形面积与正方形个数以及长、宽之间的关系,提出猜想。
第二层次:独立思考例5(如图2)。
量一量: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出例5中空白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
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工具?怎样量?学生在量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图形的面积就是它包含面积单位的数量,而长、宽的值其实就是它们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第三层次:独立解决例6(如图3)。
教材中例6直接给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求它的面积。学生思考后选择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推导它的面积。
这节课,教师借助数学实验让学生始终在做中思和悟,学生不仅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更理解了长乘宽其实求的是长方形面积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在每个学生都真实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把教学内容展开,让学生真正走进去,还原数学课堂的精彩与丰富是数学实验的目的之一。基于教学需要,教师可以把课本上的一道****题或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实施数学实验的切入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某一数学知识的“前世今生”,让数学变得更有意义。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下《一亿有多大》,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