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教育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教育探析.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7/8/1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教育探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教育探析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已成为国内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途径,但是由于其特殊性,新生在入校教育后面临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学业适应压力。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学业适应教育模式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新生;学业适应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52-02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已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又一新途径。但是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新生在入校后会面临比普通大学生更大的学业适应性问题。如何帮助和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克服适应障碍,是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必须密切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教育的重要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质是引入并融合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国内外高校在培养理念、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别,加上全英文授课等因素,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在新生学业适应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然而,有研究表明,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是其大学生涯最为关键的一年,在其个体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新生未来大学四年学业、生活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年的适应状况。[1]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性教育对于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其平稳、顺利完成角色与学习模式的转变,以及其大学四年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主要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一方面要承受高中到大学转变而产生的大学生普遍学业适应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承受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学业适应压力,双重压力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面临比普通大学生更多的学业适应压力。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主要因素如下。
。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几乎都采用全英语的授课模式,且教育部要求至少有1/3的课程需要由外方教师承担,因此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大多数合作办学单位在招生时没有专门设置英语入学成绩门槛,少数设置的要求也均较低,且国内初高中阶段英语基础教育基本以应试为目标,大量学生听、说、写的能力严重欠缺,平时除去上课的时间外,生活中也缺少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环境。因此,短时间内语言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高,从而造成大部分新生在入学后语言适应困难,进而又影响到了专业学习的进展。
。国外的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探索力,倡导“Teach less,learn more”,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通过实践、思考后得到知识的能力,这与国内传统的
“教师教、学生学”直接教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差异较大。然而,大多数新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已被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固化,且习惯于按照教师的安排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此外,国外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各自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但国内学生习惯了长期单方面的“输入教育”,对于上述开放化、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遇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