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文档名称:

煤矿测量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265KB   页数:8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煤矿测量规程.doc

上传人:YL01 2022/10/6 文件大小:2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测量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煤矿测量规程 】是由【YL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煤矿测量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煤矿测量规程
第一篇总则
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了实现煤矿测量工作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煤矿测量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服务;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煤矿测量工作的只要任务是:
建立矿区地面和井下露天坑测量控制系统;为煤矿各项测量工作提供起算数据:
依据设计文件;进行采掘剥、土建、管线和机电安装等工程测量工作;并在煤矿基本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对采掘剥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进行检查和监督;
利用测绘资料;解决煤矿生产、建设和改造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
测绘各种煤矿测量图;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
定期进行矿井“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露天矿“二量”开拓煤量、回采煤量和露天矿采剥量的统计分析;正确反映煤矿采掘剥关系现状..按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对煤矿各级储量动态及损失量进行统计个管理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业务监督..
建立地表、岩层和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站;开展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采矿或非采矿沉陷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
根据矿区地表和岩层移动变形参数;设计和修改各类煤柱..参与“三下”铁路下、水柱下和建筑物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地籍测量;
参与本矿区矿月度、季度、年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3条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任务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测量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勘踏;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在施册过程中;外业观测工作本身须有校核..对起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均需经过严格的检查或对算..对磁性介质存储的软件和数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考机..
重要测量工作必须独立地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和计算;工程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或说明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第4条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对测绘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定期检验、校正和维修..在进行重要测量工作前;对使用的仪器、工具亦必须检验和校正..
第5条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
矿区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第6条本规程地面控制测量部分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和地形测量部分;按国家测绘颁发的现行规范执行..
第7条本规程以中误差与允许误差作为评定测量精度的标准;允许误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两倍..
各煤矿应经常对实测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求得各种测量误差的参数..
第8条所有的矿区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先进仪器和先进设备;推广电子计算技术;逐步建立煤矿测绘资料和储量动态数据库;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绘图的自动化;不断提高煤矿测绘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9条在符合本规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倡采用经过鉴定、行之有效的技术革新成果..
第二篇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第一章矿区地面平面筐子测量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10条矿区地面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网方法建立..
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必须考虑矿区远景发展的需要..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等级应依矿区走向长度;参照表1选定..
表1
矿区走向长度Km
首级控制
加密控制
26~100
5~25<5
三等
四等
一、二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四等;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在满足当前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加密网可以采用越级加密控制网的方法.
第11条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表2规定.
测边网的布设应符合表3规定.
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4规定.
钢尺量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5规定.
表2
等级
一般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起算边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等网
四等网
一级小三角网二级小三角网
5~9
2~5
1
±
±
±
1/200000首级
1/150000加密
1/150000首级
1/80000
1/40000
1/20000

±0
1/400001/20000
1/10000
表3
等级
一般边长Km
测距相对中误差
三等网
四等网
一级小测边网相当于一级小三角网
二级小测边网相当于二级小三角网
5~9
2~5
1

1/150000
1/100000
1/50000
1/25000
表4
等级
符闭合导线长度Km
一般长度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三等导线
四等导线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15
10
5
3
2~5
1~2


1/100000
1/100000
1/30000
1/20000
±
±
±5
±0
1/6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
表5
等级
附闭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往返丈量互差的相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250
180
1/20000
1/15000
±5
±10
1/10000
1/7000
第12条在矿区布设基线和基线网作为控制网的起算边时;其实布设应符合表6规定..
等级
基线一般长度Km
基线丈量的相对中误差
基线网扩大边或起算边的相对中误差
三等基线
四等基线
一级小三角基线
二级小三角基线
1~3
1~2
~
~
1/350000
1/200000
——
——
1/200000
1/150000
1/40000
1/20000
水平角观测
第13条水平角观测所用的经纬仪;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无检验资料的经纬仪;应按照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中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全面检验..在进行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和重要工程测量前应调整好经纬仪三轴关系;然后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和校正:
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
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及校正;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
光学对点器的检验和校正.
经纬仪检验应详细记录\计算和整理;并装订成册.
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网的水平角观测:
三角测量水平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等级
测角中误差"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方向观测测回数
DJ1
DJ2
DJ6
三等网
四等网
一级小三角网
二级小三角网
±
±
±5
±10
±7
±9
±15
±30
9
6
-
-
12
9
3
2
-
-
6
3
导线测量水平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规定.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最大闭合差"
DJ
DJ
DJ
三等导线
四等导线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
±
±5
±10
8
6
12
8
4
2
6
4
±
注:n为测站数
:
1DJ1、DJ2级仪器:
б=180°j-1/m+i'j-1+wj-1/2/m
2DJ6级仪器:
б=180°j-1/m
式中m—测回数;
j—测回序号j=1、2、……、m
i'—水平度盘最小间隔分划值;DJ1级仪器为4';DJ2级仪器10';
w—测微盘分格数或格值;DJ1级仪器w=60格;DJ2级仪器w=600".
.
表9
仪器级别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内归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DJ1
DJ2
DJ6
1
3
-
6
8
18
9
13
-
6
9
24
光电测距
根据光电测距仪出厂的标称精度;按1Km计算的测距中误差按表10规定划分为三级.
表10
测距中误差mm/Km
测距仪精度等级
≤5
6~10
11~20



第16条新购置或经过维修够的光电测距仪及其主要附件;应进行下列项目检测:
;
;
;
;
、乘常数的测定;
;
;
;
;
;
;
.
在进行矿区三、四等控制网测距前、后;应对第5项进行检测;取其平均值作为边长改正值.
在作业过程中;当仪器稳定性较差或边长实测精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1、4、5、11、12项的测定与校正工作.
第17条选择光电测距边的要求:
;对精度要求较低的测距边可适当放宽;
;
、散热不同的地区;如湖泊、河流、;应减弱大气折射的影响;
;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5m以上;若测线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时;测线应离开高压输电线2m以上;
;当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时;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应超过表11的规定.
用水准高程测量的两端点高差不受表11限制.
第18条光电测距的作业要求:
表11
等级
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m
三等
四等
一等
二等




注:S为测距边长度m.
;并按测距仪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仪器;
;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很差及大风天气不宜作业;
、.~~;
;应给测距仪遮阳;;测站和镜站均不得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