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docx

上传人:ocxuty74 2017/8/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
一、前期技术准备 
项目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规范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基本用图(1:10000、1:50000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二、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 
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合适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 
三、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 
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应该优先完成外业设计,内业设计在内业开工之前完成即可。
四、航测外业 
航测外业主要包括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纸图)调绘、碎部测量(野外补充测量)。外业成果是整个航测工程的基础资料,外业成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作业。
1、基础控制测量 
一般情况下,测区已有高等级的控制点数量有限,分布也不是很均匀,难以满足航测成图要求,这就要求适当加密一些基础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目前基础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或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测量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原始观测记录手簿,没有错误方可进行计算,一定要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合乎规范要求。 
2、像片控制测量 
像控点包括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三种。要建立立体模型,必须以像控点为基础,因此像片控制测量是内业采集的重要依据。目前采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GPS快速静态定位法、RTK实时动态定位测量、光电测距导线等方法。检查员应认真检查像控点的选刺质量、整饰质量、记录质量、文字说明是否清楚、各项限差是否超限等。 
3、碎部测量 
为了保证工期,再调绘之前也可进行碎部测量,主要是对隐蔽地物、被遮挡的地物、新增地物及部分高程注记点的测量。一般情况下,碎部测量和调绘是同时进行的,有时候也和控制测量同时进行。
4、像片调绘 
在中小比例尺航测成图中一般使用像片调绘的方法。航片虽然内容丰富,但毕竟不同于地图,因为在航片上有很多地形图上不必要的影像,如汽车行人等,也不能全部反映出地形图所需要的一切地物,如水井、路碑、各种检修井等,也有一些摄影后因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力量所引起的变化,同时在像片上也没有任何注记和说明,所以,为了获取编制地形图必要的资料,就必须进行像片调绘。所谓像片调绘,就是在航摄像片上,根据构像的规律和特点,识别出地面上相应物体的性质和数量,把像片上所有必要的地物和没有在像片上显示出来的重要的隐蔽地物和地貌元素,在野外调查补测绘出,并且适当地加以综合取舍,用正确的图例符号表示出来,再把这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