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docx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10/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是由【春天资料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优选10则
1、三顾茅庐(刘备)
[释义]指全心全意地邀请、拜见有专长的圣人。
[语出]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
顾茅庐。”
[辨形]庐;不可以写作“芦”。
[近义]礼贤下士
[反义]拒人千里唯我独尊
[用法]用作褒义。有时可用于嘲讽某些人拿架子;一次两次请
不来。一般作谓语、宾语。
[构造]动宾式。
[例句](1)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活的老工人请回厂。
(2)新任厂长~;终于把他请出来当总工程师。
[英译]callonsb。repeatedly
[成语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四海鼎沸,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问,又有才
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品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
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恰好诸葛亮这
天出去了,刘备只得绝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
冒着狂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
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
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重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拯救国家危险场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或许是徒有一个浮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索把他
捆来。刘备把张飞责怪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向来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相互坐下讲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并且恳切地请他帮助,就
出来全力帮助刘备成立蜀汉皇朝。战国时期,齐桓公出兵攻打无终国。齐军成功返回时,因为不熟****地形,走进了一个峡谷,迷失了方向。智谋过人的齐国军师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好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优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
让它们在前边走,或许能够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固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其余方法,就赞同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面。几匹老马不慌不急地走着,果真走出了迷谷,回到了本来的路上。大家虎口余生,都钦佩管仲智谋过人。此后,“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比喻有经验,能率领生手工作。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身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2、孺子可教(张良)
[释义]指年青人可培育。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此后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藏,才更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到达下邳邻近的圯水桥上漫步,在桥上碰到一
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
张良知中很不畅快,但他看到对方年龄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很不快乐,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须计较,便恭顺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必定很有来历,果
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
值得我赐教。五天后的清晨,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清晨,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
老人约会,应当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又过了五天,
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下信心此次必定比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子夜就摸黑到达桥上等待。天蒙蒙亮时,
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快上前搀扶。老人这才快乐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老人说着,取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研究这部书。研究透了,此后能够做帝王的老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拂袖而去。此后,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收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
立汉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3、危机四伏(项羽)
[释义]四周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周受敌;处于孤立
无援的处境。
[语出]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危机四伏之中;反恃解说条则以持其说。”
[正音]楚;不可以读作“cǔ”。
[辨形]楚;不可以写作“触”。
[近义]腹背受敌穷途末路有一次他出去巡行,经过高陵县,看见兄弟二人为了抢夺田产而大打出手。韩延寿见此情形十分丧气,他感觉这是对他一向实行的礼义教化的巨大嘲讽。他于是说:“我有幸成为这里的长官,却没给老百姓做出楷模,百姓
没有承受教化的熏陶,致使兄弟失和,骨血争讼,这个责任全都
是因为我无德无能造成的,我一定引咎离职,关起门好好反思检
讨自己的过错,听候朝廷处罚。”说完以后就回到住所不再出门,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整天反思自己的不足。
[反义]平安无事旗开获胜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定语。
[构造]主谓式。
[辨析]见“腹背受敌”(329页)。
[例句]我们利用有益地形;又调来几支队伍;使仇敌陷于~的
绝境;不得不缴械投诚。
[英译]beutterlyisolated
[成语故事]此后,人们把周成王的话归纳为“小惩大诫”,用来表示接受了以前的教训,此后就要当心慎重,不可以再重犯以前的错误。惩,戒备;毖,慎重当心。
项羽和刘邦本来商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线,各不相犯。此后刘邦遵从张良和陈平的劝说,感觉应
该趁项羽虚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集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队伍。终于部署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牢牢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战士已经极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周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由特别惊讶地说:“刘邦已经获得了楚地了吗?为何他的队伍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内心已丧
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饮酒;并和他最喜爱的
妃子虞姬一起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特别悲伤,都
感觉抬不开端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从南突围逃脱。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4、老当益壮(马援)
[释义]老:老年;当:应当;应当;益:更为;壮:强健;壮盛;固然年龄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辨形]壮;不可以写作“状”。
[反义]未老先衰
[用法]含褒义。多用来赞誉老年人的工作精神。一般作谓语、
定语。
[构造]主谓式。
[例句]郭医生固然离休了;但他~;仍旧工作在第一线上。
[英译]haveagreenoldage
[成语故事]
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襟弘愿,他打算到边境去发展畜牧
业。马援长大此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
罪犯到长安。半路上,他感觉罪犯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
刑,就把他放走了。自己也只能丢了官,流亡到北朝郡躲起来。
这时恰好追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查。于是他放心地搞起畜牧
业和农业生产。不到几年时间,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
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可是,他对富饶生活其实不知足。
他把自己积攒的财富、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说:
“一个人做个吝啬鬼,太没存心思了。”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贫寒,
理想越要坚定;越年迈,志气越要壮盛。此后,马援成了东汉有
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了好多战功。
5、弃文就武(班超)
[释义]指念书人放弃文化工作从军从军。投:抛弃。后
来,人们用“如坐针毡”比喻人们内心惧怕,特别惊恐,或用来形
容人有什么心事如坐针毡的样子。芒刺,指植物茎叶、果壳上的
小刺。[语出]东汉时的班超抛弃手中的笔信心去边境从军打
仗;成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辨形]戎;不可以写作“戊”。
[近义]弃文竞武
[反义]解甲归田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构造]连动式。
[例句]抗日战争迸发;革命青年纷繁~;奔赴抗日的前面。
[英译]giveupthepenforthesword
[成语故事]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出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将来
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录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
然感觉很闷,不由得站起来,丢掉笔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
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绩,怎么能够在这类抄抄录写的小事
中浪费生命呢!」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以前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绩。所以,班超决定学****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此后,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获得成功。接着,他建讲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应付匈奴。朝廷采纳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
着智慧和胆子,度过各式各种的危机。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认真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仍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
力地在斜坡上前进。马累得呼呼喘息,每迈一步都十分困难。伯乐对马素来亲密,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忽然昂开端来瞪大眼睛,高声嘶鸣,仿佛要对伯乐倾吐什么。伯乐马上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班超一世总合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6、暴殄天物(商纣王)
[释义]暴:伤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计的万物。原
指伤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珍爱物件;任意破坏糟践。春
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晓乐律,琴艺高明,是当时有名
的琴师。俞伯牙年青的时候聪慧勤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
水平,但他总感觉自己还不可以炉火纯青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
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坐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
让他赏识大自然的风景,聆听海洋的波浪声。伯牙举目瞭望,只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动听;山林树木,生气勃勃,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巧妙的感觉油但是生,耳边忧如咯起了大自然那和睦悦耳的音乐。他不由自主地取琴弹奏,音任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好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亘古未有的境地。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语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
[正音]殄;不可以读作“zhē。n”
[辨形]殄;不可以写作“珍”。
[近义]挥金如土一掷干金
[反义]克勤克俭精打细算节衣缩食

;暴殄天物
[用法]

;害虐A民。”
表示不珍爱财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物;任意糟践。一般作谓语、宾语。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构造]

动宾式。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例句]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1)吃馒头还要剥皮儿;这不是~吗!
(2)仇敌把大量食品倒入河内;几乎是在~。
[英译]wastenaturalproducts
7、声东击西(刘邦)
[释义]渡;超出;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
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诱惑仇敌;而从侧翼进行忽然侵袭战略;亦
比喻军事或其余方面的奥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
[语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诸
葛亮必效韩信声东击西之计。”[释义]沆瀣:夜间的水气。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这里指唐僖宗时;担当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联合在一起。
[正音]仓;不可以读作“chā。n”
[辨形]渡;不可以写作“度”。
[反义]肆无忌惮明火执杖
[用法]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一般作谓
语、定语。
[构造]动宾式。
[例句]
(1)我军终以~之计奇袭了敌军白虎团。
(2)很多军事家;都擅长运用“明修栈道;~”这一计策。
8、嗟来之食(黔敖)
[释义]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欺侮性的恩赐。
[语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冒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
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致于斯也。’”
[辨形]嗟;不可以写作“蹉”或“磋”。
[近义]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构造]偏正式。
[例句]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可饿死;也决不吃~的节气;永久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
中华经典成语故事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