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人教版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s0012230 2017/8/16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来源:
(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化曲为直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短的曲线。 
具体做法: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实例:测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硬币的周长、圆柱的周长、胸围、腰围等。 
(2)滚轮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比较长的曲线。 
具体做法: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实例:测操场跑道的长度、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 
(3)辅助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 
具体做法:用刻度尺将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如图所示(注意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物体,并与刻度尺垂直)。 
实例: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人的身高等。 
(4)累积法 
适用范围: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 
具体做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实例:测一张纸的厚度,可将100张叠起来测量,除以100算出平均数。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将细铜线密绕在铅笔上,用总宽度除以匝数算出铜线的直径。 
(5)几何法 
适用范围:对于不能分割或攀登的某些较高的树木、旗杆或建筑物等。 
具体做法:利用被测物和参照物及其阳光下的影子组成相似图形,通过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被测物的高度。如借助于一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树木或建筑物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