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7/8/17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影响评价
(其中标红处的主要数字及内容均依工程具体情况而定)
控制生态破坏、生态恢复和防治污染目标
⑴.控制生态破坏目标
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占地,减少对工程地区现有土地的占压和破坏,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减轻工程活动对当地动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工程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
⑵.生态恢复目标
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重视开挖边坡及渣场防护,通过维护弃渣边坡和种植草植被措施,使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80%以上。XXX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见表9-3。
XXX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一览表
表9-3
序号
防治指标
建设期
试运行期
1
扰动土地整治率(%)
90
2
水土流失治理度(%)
80
3
土壤流失控制比
≥1
≥1
4
拦渣率(%)
85
90
5
林草植被恢复率(%)
90
6
林草覆盖率(%)
15
⑶.防治污染目标
①.防治水污染目标
要维持项目区河段水体Ⅳ类水域功能标准,污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中的二级标准。
②.防治大气污染目标
采用先进施工手段和一些可行的防扬尘措施(如施工道路洒水降尘等),使施工期扬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建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
③.防治噪声污染目标
合理安排施工方式和施工运输时间,降施工区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允许值以下。
④.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目标
施工中开挖产生的弃渣应尽量做到回用,渣场要做好防洪河防流失处理。生活垃圾应及时集中收集、分选、清运,运至就近渣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工程运行中大坝拦挡的上游漂浮物,应及时打捞清理。
1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废污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部分。生产废水主要为砂砾料的冲洗废水,大坝基础开挖时的基坑排水,混凝土拌合机的冲洗废水。生产废水进入河流后会增加水的浊度和碱度,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民工营地,但排放量较少。
(1)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统废水
砂石料冲洗水: m3,本工程需用砂石料63738m3,。
混泥土养护碱性水:,本工程总混凝土量为37038m3,。
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用水比较少,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其浓度约为5000mg/L,此部分废水具有水量小、浓度高,间隙性集中排放的特点,其浓度远远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需采取简单沉淀处理后排放。
(2)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分为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两种。废水主要产生于基础开挖中的渗水和降水,基坑废水中悬浮物浓度约为2000mg/l,超过了二级排放标准,需简单沉降处理后排放。
(3)含油废水
工程施工期间汽车、机械等冲洗水含油,若直接排放,在水体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对水体含氧和河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需设隔离油池进行分化处理后排放。
(4)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来源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按高峰期人数180人、日用水量60L/d人、,,需处理达标后排放或用于绿化用水。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否需要爆破依工程而定)
工程施工期间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基础及料场的开挖、材料运输堆放、混凝土加工等施工产生的扬尘、地面爆破产生的粉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CO、CO2、氦氧化物的尾气等。
粉尘主要来源于开挖、筛分、转运及拌合等施工过程中,属间歇性,暂时性的无组织非点源排放,由于施工期机械台班少而分散,对施工区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本工程爆破作业主要是施工临时工程基础岩石的开挖,开挖总方量为605m3,,爆破工程量不大。其它建筑物基础岩石开挖总方量虽然较大,,但基础岩性均以泥岩为主,无须采取爆破措施。由于工程区距XXX村和红古村比较近,最近距离仅100m左右,爆破产生的粉尘及co、NOx、c2h2等有害气体对周围村民有一定影响,但由于爆破污染物属于间歇性排放,而且周围比较空广,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不大。
由于工程小施工机械用量不大,其尾气排放量有限,不足于显著影响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对声环境的影响
工程区噪声来源主要有:爆破产生的噪声,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等。由于爆破工程比较少,爆破次数有限,对区域内声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