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环境哲学导论 】是由【电离辐射】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哲学导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环境哲学导论
主要内容
前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8
第三章: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解析(第7、8、9周)
本章着重分析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稳定的生态系统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这是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在利益追求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也是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化、表面化的重要原因。本章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放入社会文明演进中研究,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等多个视角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理解,同时也着眼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与生态化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
9
主要内容
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反馈
人类需求与自然满足的不对称性
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可持续发展观
10
第四章:现代生态价值观(第10、11、12周)
在西方传统哲学和伦理学中,“价值”是属人的,只有人才有价值(内在价值),自然界的事物只有在与人的主观目的相关时才有意义,只有具备满足人类需要的用途和功能才有价值(工具价值)。基于这种传统价值观,人们看到的只是自然界的工具价值和短期的效用价值,产生无限制地征服自然的恶果。深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必将导致人类价值取向的深刻转换,思考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人类的深刻意义。
11
主要内容
自然价值的重估
大自然的转化价值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融合
12
第五章: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第13、14、15周)
以往的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抗争史,他所发展的主要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现代文明若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工业文明的进程,指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且具有建设性的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它跨越自然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模式,要求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建立生态化的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
13
主要内容
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向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文化架构
14
教学方式
使用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进行适当讨论。课后留思考题,课上讨论10分钟。安排一次环境考察活动。
15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1、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北京出版社2000年;
2、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张岂之、舒德干、谢扬举主编:《环境哲学前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