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魏家窝堡村.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家窝堡村.docx

上传人:jiyudian11 2022/10/11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家窝堡村.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魏家窝堡村 】是由【jiyudian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魏家窝堡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魏家窝堡村
魏家窝堡村:,1914年辽阳人魏景春四兄弟到此落户,后成屯,取名魏家窝堡。1954年改为安乐屯,1958年恢复原名并成立生产大队,1966年改为东方红大队,1984年恢复原名并改为村,该村475户,1528人,以种植蔬菜为主,耕地4646亩,林地192亩,存栏牲畜2493只。[1]
【背景资料】
这里纠正一下,上述文字有错误。在1914年不是“魏景春四兄弟到此落户”,而是魏德富。详细资料请看下面文字。
魏景春,祖籍沈阳市大河湾屯白塔铺,整蓝旗满族,清贵族。清朝嘉庆皇帝生母魏佳氏即出于这个家族。魏景春上辈兄弟四人:
老大魏德宽,其太太单氏;
老二魏德明,其太太朱氏;老三魏德富,其太太陈氏;老四魏德贵,其太太王氏。
因家族出现嘉庆皇帝生母魏佳氏之故,所以家族一直吃俸禄。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911年),革命党人颠覆清朝,在“驱逐鞑虏”的狭隘民族意识的排挤下,满族人纷纷改为“汉族”,皇粮时有时无。魏家家族人一夜之间变为“庶民”,不得不以插水稻为生,“服务”于刘氏地主。但魏家与清朝没落贵族和蒙古贵族联系没有断。
1914年2月,民国政府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从1916年开始,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大量放垦。魏家哥四个中的老三魏德富因文化很高,1912年就来到“巴林爱新荒”(今通辽一带)开始参加放垦戍边增强边防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活动中。
1912年(清宣统四年,民国元年,农历壬子鼠年)8月,袁世凯发布蒙古王公待遇九条,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蒙古王公制度。但事实上,当时中央政府对第12世和硕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汉名包乐康)、第十五代卓礼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等王爷的供给不足。于是,王爷们在内外交困之时,在张作霖进一步以亲戚和政治的双压下,逼迫王爷们挥泪卖祖地。魏德富当时帮助王爷监督绳工“拉荒约地”(丈量土地),监工仔细倍受王爷褒奖,贵族间的故交新往,使王爷有患难与共之感,于是将祖地的夏布金利(蒙古语Sabgazar特指“辽河、教莱河”水冲积的土地,蒙语中作普通词汇即“流域”)荒地“回报”给魏家,这片地就是今天的魏家窝堡 。
1916年,老四魏德贵的亲生子三人来到夏布金利荒地打前站。魏德贵的亲生子有次子19岁的魏景春、五子12岁的魏景书、七子7岁的魏景云。
他们在今魏家窝堡的西大岗(时为辽河教莱河名南城魏家。前序工作完备後,魏家变卖了家称穆克敦(即沈阳)迁入科尔沁的夏布金利,为了这片土地,“景”字辈的多数人没有念书作,甚至要比长工干的多。
那时讲究大家族,不能分家。一起来的“景兀、魏景芳等。
魏德富是全家的掌门人,汉人称“三老板与时任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旗卫队
冲积的高沙岗)搭棚子,取中的一切举家由奉天省,也把变换的钱又全部买了土地
,从小和长工一样去地里劳
景”字辈的还有魏景会、魏
”,蒙人称他“诺颜”。他的扎兰(参领)孟青山(即
嘎达梅林)有过交往。以至于1929年嘎达梅林等人发起“独贵龙运动(蒙古语Duguilang,环形、圆圈之意,就是围坐商议事情)”反对张学良继续开垦蒙旗土地时,张学良都要找“诺颜”帮忙调解。事实上,魏德富是不肯帮忙的,这种进一步损害蒙古族牧民的利益的事,当时王爷、诺颜和嘎达梅林是站在同一线上的,与现在的历史宣传有出入。
南城魏家成立後,招徐世友族家、入住,分给土地播种。
1931年9月,日军侵占东北,科
1935年满洲国调集人力修西辽河
孙富昌孙富贵族家、石业海父辈家
尔沁也沦陷。大桥时,日本人加紧开始“拼户”。
魏家在这个时候搬出南城魏家,开始找风水先的地方。村名的定夺参考了哈尔滨的“魏家窝家窝堡。魏家窝堡是满语weigyiaioyonggo居所”。
据说早在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魏氏就有族人北上到哈尔滨开荒发财,立村取名魏家窝堡。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处魏家窝堡依旧有联系,以至後来先後把村名都改过叫“安乐屯”,它是汉译满语谐音,即Aisingga(金族所属的)。
夏布金利的魏家窝堡成立时10几户人家,100来人,两趟半街,6眼土井。附近的其他村的共同行政村长由魏景芳担任。这时村里有了村公所,一个警长姓郝;魏家家里有了学堂,老师叫孙李明玉等,雇佣长工若干。这样新兴的地主阶
魏德贵的次子、五子和七子先後在科尔沁妻子都是从沈阳选来的。
次子
五子
七子
生看宅,确定建村、建墓地堡”一名後,建立当时的魏boo,直译汉语“魏家的主要
大光;魏家家里开始有包衣级就产生了。
的魏家窝堡成亲,但他们的
魏景春其妻张氏;魏景书其妻邱氏;魏景云其妻腾氏。
31年後家族人口发展到近80人。男丁间遵循古法实行大排行。景字辈後是“国”字,“国”字辈有:
大哥魏国仁
二哥魏国义
三哥魏国举
四哥魏国振
五哥魏国信
六哥魏国忠
七哥魏国清
八哥魏国柱
九哥魏国全
十哥魏国祥
十^一哥魏国玉
十二哥魏国荣
十三哥魏国兴
十四哥魏国顺
据说排行的中间字是清皇帝所赐,大概是按“清孝德景,国忠廉明” ,
因家谱“文革”毁掉,“德”字前回忆不准。但到了“国”字以後,新中国不讲“帝制文化”,故名字开始乱叫,“十哥”魏国祥之子还有叫单字的,如“魏来”,已不合“礼法”。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6000多亩土地在这次土地改革时,分给长短工一部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样王爷“赠送”的土地也保不住了,土地全部没收归公。
魏家窝堡村後来的村长由魏景春担任。他为人和善,经常骑着高头大马,但每次见到孩子,他必下马给孩子糖果,人缘十分好。有人在网上写了段小说《金鸽子》中的魏先生就是以他为原型。他的确不畏恶势力,日本兵他敢踢,“跑大鼻子”(即苏联红军帮中国打日本)时,苏联士兵对中国妇女也是蹂躏不少,魏景春敢和他们斗。他是个风云人物,因为是地主阶级,後没人给他歌功颂德。“正史”虽写他,也就是那么一句——“1914年辽阳人魏景春四兄弟到此落户,后成屯,取名魏家窝堡。”,还是错误的。
以上文字由萨隆嘎根据魏景云转述,魏国珍提供资料整理,以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