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伤寒论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1,9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幸福人生 2022/10/11 文件大小:1.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伤寒论名词解释 】是由【幸福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伤寒论名词解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伤寒论名词解释
《伤寒论》释词
(1)头项强痛:头痛项强。强,强硬、不柔和意。
(3)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10)风家:经常易患伤风感冒的人。
(10)不了了:余邪少除,精神不爽,身体不适之意。了,完毕、结束、清楚、明了。
(42)外证:相对于里证而言,此指表证。
(36)合病:两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84)淋家:指素患小便淋沥、尿道疼痛之人。
(85)疮家:指久患疮疡之人。
(86)衄血:经常鼻衄之人。
(87)亡血家:平素经常失血之人。
(88)汗家:平素易出汗之人,包括自汗、盗汗在内。
(21)脉促:脉象急促,上壅两寸,关尺以下脉势渐衰,即内经中“中手促上击”意,非后世脉数中一止之谓。
(40)噎:咽喉部有气逆梗塞感。
(76)少气:气息微弱,似不能接续的样子。非短气。
(143)血室:指胞宫,即子宫。
(71)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之状。
(71)白饮:米汤。稻曰白。
(72)烦渴:口渴难忍之意。
(74)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收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126)不可余药:意不可少服使药有剩余,即必须尽剂。亦有不可用其他药之说。
(126)晬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
(128)脏结:因脏器虚衰,阴寒凝结而形成的一种病证。
(137)日晡所:大约午后3时到5时。日晡指申时
(137)潮热: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定时而发。
(151)气痞:相对痞硬而言,桉之濡软,指无形之邪结滞为病。
(142)麻沸汤:沸水。
(157)干噫食臭:指嗳气带有伤食气味。噫同嗳。
(179)脾约:脾津亏乏,胃热肠燥而致的便秘。
(181)更衣:解大便之婉辞。
(219)三阳合病:太阳、阳明、少阳病的症状同时出现。
(219)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爽。
(219)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248)蒸蒸发热:形容发热如热气蒸腾,从内达外。
(220)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状者。
(252)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
(252)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
(205)面合色赤:即满面通红。面合即合面,满脸。
(191)固瘕:硬便与溏便混杂,乃胃阳不足的见证。
(236)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262)潦水:地面积存的雨水。李时珍云<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
(96)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出现。
(96)胸胁苦满:病人苦于胸胁满闷。满意同闷;苦用作意动,以为苦。
(96)嘿嘿:形容词,即表情沉默,不欲言语,是少火内郁的表现。嘿同默。
(98)后必下重:大便时肛门有重坠急迫不爽之感。
(146)支节:四肢关节。
(146)心下支结:为心下部有支撑满闷之感,与胸胁苦满同类而轻。支,支撑,似有梗阻感;结,凝聚,似有重压感。
(273)食不下:食欲不振。
(278)脾家实:实即正气充实,指脾阳恢复。
(279)大实痛:痛而拒按。
(281)但欲寐:此指精神萎靡,体力疲惫,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82)小便色白:即小便清长。
(303)不得卧:即不得眠。
(312)苦酒:米醋。
(297)冒:冒者以物蔽首之状。此指眼前昏黑,目无所见的昏晕状态。
(299)息高:指呼吸表浅,吸气不能下达,为肾不纳气的表现。
(326)气上撞心: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心指心胸部位。
(326)心中疼热:自觉心胸或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373)下重:里急后重。
(332)除中:古证名,中气消除之意,表现为胃阳将绝而反能食。
(332)食以索饼:给他(病患)吃麦粉做成的条索状食物。给他人东西吃曰食(音饲);饼指麦粉做成的食物;索即条索状。
(338)脏厥:内脏阳气衰微而致的四肢厥逆。
(338)蛔厥:蛔虫扰动,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的四肢厥逆。
霍乱:霍乱是猝然发作、上吐下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霍有急骤、猝然、迅速之意;乱即撩乱、变化之意。因发病急骤、剧烈吐泻、顷刻间即有挥霍撩乱之状,故名霍乱。论中以吐利交作为主症,包括多种急性胃肠疾病,如食物中毒、胃肠型感冒等,与西医所称霍乱病有所区别。
劳复:大病新差,气血必虚,体力未复,当谨慎调养,否则易致疾病传变或复发。因劳累而复发者称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