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空一日
杨利伟
杨利伟简介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成为现实,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
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炽热(chì rè):①温度极高,极热 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释然(shì rán):疑虑消除
轮廓(lún kuò):轮廓,指边缘;物体的外周或图形的外框。引申为事情的概略。
屏息凝神(bǐng xī níng shén):聚精会神,屏住呼吸。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
无虞(wú yú):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五脏六腑(wǔ zàng liù fǔ):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耐人寻味(nài rén xún wèi):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一目了然(yī mù liǎo rán):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整体感知
1. 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充满紧张与意外。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
(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顽强承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
很难受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
磨人
(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找找稳重那些例子体现了航天员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1、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宇航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
2、对太空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视听一年多,觉得不像,一直没签字
3、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的表述很详细很准确也反映了航天员的严谨科学。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探究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读杨利伟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