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2011年3月30日校党委全委会通过,2012年9月修订)
二O一一年三月
目录
序言 1
一、发展基础 2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发展指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8
(三)主要发展指标 10
三、主要任务与计划 12
(一)人才培养 12
(二)科学研究与协同创新 17
(三)社会服务 20
(四)“985工程”、“211工程”与学科建设 22
(五)队伍建设 25
(六)国际化建设 27
(七)盘锦校区建设 29
四、发展的保障 29
(一)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29
(二)大学制度建设 31
(三)大学文化建设 32
(四)公共服务体系与平台建设 33
(五)运行保障条件建设 35
(六)基础设施建设 37
(七)和谐校园建设 38
五、规划实施与评估 39
序言
“十一五”期间,学校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大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通过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趋于稳定,质量不断提升,资源与条件大幅改善,实力明显增强,发展卓有成效。
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是大连理工大学为全面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进行攻坚和冲刺的十年。为达到既定目标并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简称《战略规划》),已于2010年12月10日正式发布实施。《战略规划》提出的战略方针、战略举措和重点发展任务成为学校“十二五”和“十三五”事业发展的依据和指南。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辽宁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攻坚阶段。为了贯彻落实《战略规划》总体安排和部署,顺利完成“十二五”学校发展任务,依据《战略规划》的要求,在深入总结学校“十一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和实现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指南
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60周年校庆活动、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战略规划》编制为契机,经过深入讨论、研究、总结和提炼,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使命和发展愿景。坚定了到2020年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信心,确立了到2050年成为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总体发展的战略方针、重点和举措,为学校“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开展本科生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建立了以“一个目标,三种模式,一个体系”为核心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在保持本科生总体规模基本稳定的同时,适度扩大了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拓展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层次与结构更趋合理。
学校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共有8类293个项目获得国家“质量工程”的建设经费支持;首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有29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位教师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获批21个国家特色专业、19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篇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
学校坚持“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做好高层次科技服务”的方针,积极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8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年间,%的增长速度,;基础研究稳步增长,已有2个项目资助;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