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格式:ppt   大小:1,500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q2299971 2017/8/18 文件大小:1.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安医大一附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马红秋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卫生部通报称: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宿州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 (广东深圳,1998)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事件的通报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政发[2010]15号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
建筑布局和设施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医疗废弃物管理
手卫生规范
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
空气质量控制
环境清洁管理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第六条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第七条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第八条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第十一条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第二十二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第二十三条手术部(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手术部(室)应当严格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进入。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第二十四条手术部(室)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
第二十五条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