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忆江南》教案 】是由【青青松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忆江南》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忆江南》授课设计
【授课目的】
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词。
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词中表达的感情。【授课重难点】
,想像画面,领悟词中表达的感情。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授课过程】
一、歌曲导入,介绍词、词牌名。
这节课我们来连续学习古诗词三首的第三首《忆江南》。(跟老师一起写写题目)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
欣赏了歌曲,可能会有同学问,课前我们预习的《忆江南》是朗诵的,这里怎么成了一首歌了?今天,我们就要接触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出示全词)《忆江南》是一首词,祖先写词就是为了配合曲子唱歌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歌词,因此词也叫“曲子”“曲子词”,我们看它每句的字数相同吗?有长有短,因此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长短句”。(板书:曲子词,长短句)
题目“忆江南”是词牌名,在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必然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叫词牌名。它就是一个乐曲旋律,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词的人可是依照这个旋律来填歌词。一首歌,我们可不可以换不相同的歌词来唱?可以,我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因此使用一个词牌名,词人可以创作出好多首词作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有三首,其他两首我们课后再欣赏。
二、深入学习,领悟感情
关于江南,(圈出“江南”)不相同的历史时代有不相同的说法。一般所说的“江南”
是指长江的南岸,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指的是苏州与杭州一带。说到苏州杭州,我
们就身不由己想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的景色特别美,都可以和天堂
对照。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当官,江南的优美风光给他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多年今后,他对江南仍旧念念不忘,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这组词——《忆
江南》。
(一)读通词句感觉节奏美
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词,注意难读的字音,把句子读畅达。请一位同学试读,议论。
古诗词光读畅达还不够,它是有节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逗留,同学们看
屏幕(大屏幕表现整首词的逗留),你可以把这首词的节奏读出来吗?哪位同学试一
试?(议论:你读出了诗词的节奏和风采。)
听同学们都读得那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音乐)
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句子,读出了节奏感,那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读出它的美,我们还得懂它的意思。
(二)品读词句感觉景色美
,“忆”的意思是回忆,诗人为什么要回忆江南?词中的
哪个字点出了诗人忆江南的原因?(好)
读着这个“好”字(板书),同学们来看看江南的美景。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
看到的美景吗?(桃红柳绿,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溪边浣洗、小桥流水、茶园风
光、鱼米之乡、地灵人杰)
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感觉最“好”的,终归是什么呢?
引出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谁能读一下这两句?师议论。
读着读着,你有没有看到些什么?
“我看到了太阳出来了”——怎样的太阳啊?(红红的,大大)来,你读,让
人感觉这太阳的确很红很大。
太阳升起来此后,江面又有哪些变化?(太阳慢慢升起江面上)你读!
你把太阳的姿态、花的颜色都读出来了。真棒!
“红胜火”——那是一团怎样的火啊?(远瞭望去,江面上一片橙红,分不清
哪是江花,哪是晨晖)——那是何等广阔而壮丽的景色啊!读!
除了如火的江花,你还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绿绿的江水”——那是怎样的绿啊?读出来!绿色给人一种沉寂的
感觉,整个画面特别柔和,因此,应该读得很轻,很慢。经过你们的朗诵,我忧如
看到了绿绿的江水静静地流淌,流淌。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中有几种色彩啊?红色绿色,是完好相反的两种颜色,放在一幅画面中,有什么收效?(显得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如火的红花映衬着碧水更绿)因此作者说江水“绿如蓝”,是像蓝草相同的深绿色。
谁能把这两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太阳升起来,照耀着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春天来了,江水在红花的映衬下,像蓝草相同碧绿)
多美的一幅江南景色啊!若是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你读出你的感觉。指名读,议论(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
议论:你的声音流淌着江南的柔美。这宁静的声音中,藏着对江南的深情。好一个豪迈洒脱的赞叹!
轻声细语中间,也藏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深的情啊!
同学们,江南的独到魅力,其实不可是来自景色,还来自词句自己的魅力,
大家将三四句比较起来看一下,有什么发现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下面,老师读上边句子的一个词语或短句,你们读跟它相对应的词语或短句。
日出——春来江花——江水红胜火——绿如蓝
日出江花——春来江水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你看,这个句子真有意思,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有节奏。像这样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词义相对的句子我们称它为对偶句。在古诗词中的对偶句,叫对仗。来,
女生读上句,男生接下句,看看谁读得更美。
这是多美的画面啊!江南这样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
记忆中的美景,在诗人的脑海里印象是那么的深刻,正如他所写道:景色旧曾谙。(释意:从前的景色是那么的熟悉)谁来读读前两句?(你读出了白居易深深的回忆。)
这样之美景,诗人应该会永远记得,从文中的哪句可以看出?(能不忆江南?)谁来读?
(释意:我怎么能不回忆这江南的美景呢?)这是个什么句式?若是要变必然句呢?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加强诗人感情,什么感情?(诗人对江南的无量赞叹与无尽的回忆)此次,谁再来反问一下?还有谁想问
一问?我们一起替白居易问一问,起——
是的,江南是这样的值得他迷恋,因此他在开头就长叹“江南好”,起——此次
同学们读出了词句的美感。
同学们,词读到这儿,老师的脑子里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
这江花,这江水,是很平常的江南光景啊,白居易却能把它写得这样美丽?这样难
忘?其实若是大家走进白居易,认识了白居易在江南的经历此后,你会对这一点有
更深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
(三)解析词句感悟感情美
屏幕出现——资料链接(配乐,教师深情地读屏幕文字)
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走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
的湖堤,劝导了六井清明的泉水;留下了200首优异的诗篇,结交了许好多多的好
友。离其他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离
开杭州此后,白居易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走开杭州整整13年的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在洛阳香山脚下,深情地瞭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年老体弱,行程遥远,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想念,
交付于《忆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再也没有可以旧地重游。
——
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读到这儿,你们感觉诗人迷恋的可是是江南的美景吗?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我们想一想,来试着说一说。
师引问:
能不忆江南?因为那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用词来回答)
能不忆江南?因为那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仍用词来回答,语
气要有变化。)
能不忆江南?因为那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还用词来回答,学
生感情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这景色,是一段美丽的江南岁月;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这景色,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
这景色,还是一帮朋友,一方百姓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
是啊,在这红胜火的江花上,在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诗人忆的不但是美景,更是对江南的人、事、物的深邃想念之情啊!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来吟诵这首词吧!(大屏幕出示全词)三、默写留驻优异
这么美丽的词句,这么美丽的景色,应该久久地留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脑海里。
请同学拿出练习本,拿起笔,在音乐声中恭恭敬敬地把这首千古流传的词默写下来。
特别注意“旧曾谙”的“谙”字不要写错,还有最后一句的标点符号特别重要。
写好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环视)同桌同学相互检查一下,不要把任何一个字写错。因为这首词是任何一个字都换不得、错不得的。
留一个作业给大家,课后去找到《忆江南》的别的两首词,自读自学。学了另两首,我相信对《忆江南》这组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遇!忆江南
忆——好——景
忆——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