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三体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3,56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体读后感.docx

上传人:快乐蚂 蚁 2022/10/15 文件大小:3.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体读后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三体读后感 】是由【快乐蚂 蚁】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体读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三体读后感
“当时传音处,再无夕阳红”。那时因为一场文化大革命引发了叶文洁向三体文明发送信号,暴露了地球的坐标,而导致后来整个宇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最后从零开始。
《三体》第一部中叶文洁经历过文革中的人性的黑暗面,从此对人感到绝望,迫不得已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而三体文明恰好收到,而他们的文明经历了百余次的毁灭与重生,于是人类的命运走上另一条轨道。
应该指责叶文洁吗?不,她只是一个经受文革迫害的弱女子而已,在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纷纷暴露那源自本能的对生的的渴望而六亲不认,任谁经历这些之后也不能淡然处之,更何况是一介女流之辈,而这时她又恰好得知有地外文明,这于她而言,就如在黑暗中发现一缕亮光,在荒凉的沙漠中寻到一抔清水,哪怕靠近它会惹火上身,喝下它会因水中有毒而毒发身亡,她也要发射坐标,因为她根本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无知者无畏,所以她才敢,即便她清楚这个后果,我想她也会这样做,因为她至少能拥有那刹那的光明和甘甜。
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智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风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而且正如书中所言“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即便叶文洁她不会这么做,后来者也会有人这么做,因为那是源于人内心中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好奇,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所在,只不过叶文洁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一点。
文革这个沉重的话题逐渐被主流文学所远离时,作者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哪永远的伤痕,在超越醒的视野上审视苦难,救赎与背叛。这既幻想又现实的科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三体》第一部中的游戏令我瞠目结舌,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作者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作者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游戏中的人物却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格里高利教皇,牛顿,爱因斯坦……古今中外各路人物走马灯似的上场。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历史,文革,三体又构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三体关系,它们之间遥向辉映而又扑朔迷离,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把三体系统的复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借用地球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重构三体文明的样貌。在这套游戏中一上来就遇到周文王,他正走在去朝歌的路上,自信已经获得三体恒星运行的规律,乱纪元快要结束,恒纪元马上就要来了。这里隐喻的指向人们熟知的历史材料。差异处在于,三体世界有三颗恒星,运行没有规律,随时会使这个星系中的文
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但是作为一个个体的我们,我还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种族,宗教,国家等能够引以为戒,找到一条超出武力威胁的和平之路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将来。
理论更多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而不会明显的呈现,深者见之深,浅者见之浅,通过故事性的叙述竟然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而且给人很多的空间,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达任何一种观点,因为人物的丰满,这些观点也会显得真实,虽然作者在人物刻画与语言优美程度上确实不那么出色,但之中所表达的观点与看法却是深入人心。
《三体Ⅰ》更具历史感和现实性,《三体Ⅱ黑暗森林》的完成度最高,结构最完整,线索最清晰,也最华丽好看,而《三体Ⅲ死神永生》则把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第三部中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体现了人有爱着一可爱的特点,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被打击的机会。
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诚然,有她本身懦弱的性格使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选择是错的,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任何看起来是正确的选择只是相对于一方面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但站在其他的角度上却未必如此,正确与否只是人内心的价值观和于己的利益,说到底就是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
有网民对程心的做法作了如此评价:“第一次,程圣母用爱毁灭了地球,这一次,程圣母用爱把整个太阳变成了二次元……”虽然罗辑也曾说过;“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深林。”但他比程心更明智,他知道此时此刻这只是一个梦,现实中充斥着生存的残酷,“斩尽杀绝,这是对一个文明最高的重视”。必须承认的是,在现实的历史中,爱,从来不是文明的推动力。从秦始皇到十月革命,强力与鲜血一直策动着人类文明艰难地爬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就和亿万年来残酷的自然环境逼迫生物进化一模一样。凯特尼斯显然也不是用爱感染了国会区,血腥的革命,如同星火燎原……但是,爱又是如此毫无疑问的美好。
《三体》无疑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实际上也更加直接地将“中国经验”地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上。可以说作者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尺度,但其实并不遥远。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宏大世界,而且明确地建立在两个道德成面上: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的如歌者文明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是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人类从此灭亡,但作者还同时着力描写了有道德的人类世界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两个方面,看似是空想,实则却深深扎根在人被卷入历史困境时的切身境况之中。而本书的情节最终走向是有道德的人类无法在零
道德的宇宙中生存,人类虽然一次次凭借理想和理性为保存自己作出的努力,最终歌者文明来临,黑暗深林法则下的打击到来,太阳系变成没有厚度的平面。
作者选取外星文明入侵地球作为题材并不新鲜,但是当一部讲述如此题材的小说以描写外星人入侵前人类的反应为重心,以天文学和社会学的科学严谨的态度计算宇宙中可能的文明分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家和预言家的眼光回顾展望人类文明几百年间的变迁和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发展道路,并将这一切与有血有肉的个体命运紧密结合,以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写出时,它就具有了超出一般大众通俗读物的意义。
在人物方面上,作者几乎是“残忍”地把作品中的英雄推到那些极端的场景,让他们面对世界的终极困境。从《三体1》中叶文洁面临的难题开始,作者已经走向黑暗的宇宙之心。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他设想的“宇宙社会学”两条公理可以视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宇宙版本,在更加宏观的尺度上,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就其淘汰的规模而言远比达尔文版更加惊心动魄。当宇宙在这些英雄面前徐徐展开,人类一下子显得那么渺小,他们的悲欢离合那么地微不足道。文明层次高于人类的“神”那种“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漫不经心的态度,直刺建立在长期的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自恋情绪,也呼应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东方世界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爱、善、责任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将内在的超越视为一个艰难曲折、甚至是充满失败的过程。《三体3·死神永生》中还有一种信仰的隐秘形象,那就是人类自己,人是人自身的救主。在这里,流浪是向外寻找宇宙,从中发现与拓展人类生存的意义的核心象征。
《三体》系列以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情结,描绘出宇宙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类自身对于道德的选择困境。作者对所有这些如那种不同维度的世界看似无法言传的景观,毫无保留地以全景细密的“写实”方式加以刻画,他的文字精准而结实,使幻想变得栩栩如生。面对这些壮丽的宇宙景观和精妙的物理设想,那种感觉就像离开池塘见到了大海。另一方面,作者创造的世界有着读者可以认同的鲜活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作者的科幻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验”。
《三体》这书引发了我颇多感慨,其中在对于如何与环境,与人和平共处上,更加认识到地球村的弊端;许多研究表明,地球村就是毁灭民族多样性的最大杀手。在以前世界并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民族展现出来的文明多样性是如此的美丽丰富,然而,网络与交通的便捷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边缘的文明在不断的毁灭与灭绝,物种的消失速度超出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多样性被消灭的最后,整个世界会变成大一统,一种千人一面的无趣的大一统。
一如《世界是平的》里所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同学,而是印度,美国,英国的同龄人。然而,这个世界越发横向发展,并没有达到以前的深度,人类或许都只是地球村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中的某一部分,现在人类爆发危机的方式比以前多很多,而且,解决起来的方式变得更少。毁灭多样性也就是毁
灭人类自身的恢复能力。人类的文明,目前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本身的多样性来说,可预见的都是悲剧收场,只是不知道这个激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炸弹是由哪里开始爆发。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现在所能输出的只是廉价的商品与服务,由于我们自身对东方价值核心的遗失和抛弃,而无法再向世界输出合格的可以拯救人类的价值观、家庭观、世界观,对于那代表着最高智慧的天人合一,似乎已经被人类文明远远的抛到脑后了。
在读后感的最后,我将书中的一句话送给我们,“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