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0
文档名称: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doc

格式:doc   大小:281KB   页数:2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doc

上传人:bkeck 2022/10/15 文件大小:2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是由【bkec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1页,共260页
书名: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李子勋心理热线丛书 
李子勋 
出版社:中国播送电视 
类别:教 育 
导语:
CCTV特邀心理专家李子勋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成长烦恼,讲述沟通技巧,,帮父母解读亲子问题的深层意义,浓缩36讲精华,拓展家庭的快乐生活之旅.
概要介绍:
读书最容易引发的一种心理情景是催眠,尤其读我们所欣赏的人的书,我们会无条件地接纳,失去通常的判别力。当某些信息激发我们内心的异议时,意识会帮助我们将这些信息合理化,感觉一定是自己错了。所以,就一个个案引出话题时,要时刻敏感地觉察到,每个个案发生的情景是不一样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也是不一样的,更不必说还有好多心理医生自身的风格特点。所以,心理学家在某个个案中使用的方法,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推而广之.
本书也是按照个案方式写成,为了不误导读者,我尽可能采用解释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怎么来应对相似的情景,而不把所谓的治疗方式直白地写出来。同时,我们有些个案后面加上了一些观点,来补偿解释的缺乏.
作者简介: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工程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2页,共260页
英视《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特邀心理专家之一,《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安康》等安康和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目录
序:教育方式决定孩子将来
第一章温暖的港湾
1、亲情浓于血
2、靠爱心包容
3、关注闪光点
4、改译他的行为
5、快乐疗法
6、无条件的爱
7、批评也是亲密
第二章空间无价
8、重视他的需要
9、男女有别
10、放开手来爱
11、引导孩子的欲望
12、教导社会原那么
13、保持适当间隔
14、鼓励孩子交朋友
15、孤独是金
16、学会说爱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3页,共260页
第三章成长的烦恼
17、重视孩子的需要
18、创造独立空间
19、无条件的接纳
20、帮孩子建构乐园
21、欣赏重于一切
22、成长始于崇拜
23、关爱的力量
24、换一种视角看“早恋”
25、吵架也是因为爱
第四章长大成人
26、担忧也需要委婉
27、奖励的力量
28、拓宽成功之路
29、逆境中成长
30、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31、给孩子成长的时机
32、成长也需要创伤
33、给孩子时间
34、说话也要学
35、成长需要经历
36、责任也是权利
结语:陪孩子长大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4页,共260页
序:教育方式决定孩子将来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7页,共260页
阅读一个心理学治疗的故事,要觉察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地选择成功的个案,而无视那些可能更多的不那么有效的个案,让我们以为对类似的问题这样处理就很好。我们的视觉可能因此受到局限,看不到类似问题中更丰富的信息,看不到个案和个案间显著的差异。假设我们盲目地去模拟,结果很可能会画虎类犬,使问题更糟。读书最容易引发的一种心理情景是催眠,尤其读我们所欣赏的人的书,我们会无条件地接纳,失去通常的判别力。当某些信息激发我们内心的异议时,意识会帮助我们将这些信息合理化,,就一个个案引出话题时,要时刻敏感地觉察到,每个个案发生的情景是不一样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也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家在某个个案中使用的方法,,为了不误导读者,我尽可能采用解释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怎么来应对相似的情景,而不把所谓的治疗方式直白地写出来。同时,我们有些个案后面加上了一些观点,来补偿解释的缺乏。心理学有许多流派,每种流派都有每种流派的观点,也会有各自的局限和问题。不能说心理学都是对的,安康的心理学知识在百分之九十的人群里是非常有用的,知道这些知识,人们可以消除或减轻心理困扰带来的痛苦。也许还有百分之十的人,普通的安康心理学对他们不能奏效,需要专门的心理专家和心理技术介入,这些变通的治疗理论是针对某类情景的,看起来不那么符合普遍的“真理"。大多数心理学理论看起来很美,实际用处并不大,尤其是对喜欢非主流文化或非主流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有些理论简直是有害的。假设你去深化地理解心理学,立即会发现有许多心理学派的理论是有差异的,有些观点甚至恰巧相反。但这些纷繁的理论和派生的技术,仿佛同样对来访者起着正面的促进效果,不管你走进哪个理论引导下的心理诊所,?答案很简单: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它独到的共同原那么,包括职业的治疗关系,对当事人的无条件接纳,治疗师的关心和人格魅力,平等而有意义的交谈和共情方式等,只要遵循这些原那么,来访者就可以产生对自己、,心理理论只是改变了心理医生的内心逻辑,让他有了一个方向,,可以更多地去关注医生的内心逻辑,学习医生对待问题和观察问题的方法,而不要太关注伴随的理论和技巧。心理医生有一个理念上的困境,即当我们在宣传一个观念时,就制造了这个观念的新问题。假设我们认为这样是安康的,、某些文化的伤害,这是我们需要警觉的。社会是多元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是多元的,亲子关系中也有多种可能性。所以我在写文章的时候,非常警觉用一个理论或技术取代了我的中立,从而可能破坏了多样性和文化并存主义的原那么。在本书中,我会涉及多种可能性,,一些医生虽然不是好医生,却是让人感觉安全的医生,因为他们不会把病治坏。其实,不把病治坏的医生就应该算是好医生了,、意志、心理、情绪和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个体无意识选择的结果。不少安康的心理理论和不高明的心理医生是好心办坏事,帮倒忙!把本身是随着环境和现实的变化而自然改变的心境固化下来,用一致性取代多样性,用普遍性替代个别性。其实,人们的心理冲突绝大多数来源于双重或多重文化和价值观念间的冲突,包括在文化传承和更新间的冲突,当然,也有些是社会群体和个体在行为和情绪上的自发差异性所引起的。这样的冲突是心理社会化或心理个别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病症)保持高度的敬畏,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高度兴隆的人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精神痛苦,这种痛苦是不是人类科学、文明开展的必然伴随品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6页,共260页
?这些痛苦是否也在在一种自然选择,即有心理痛苦的人能更好地生存?在不理解实际情况时,心理医生不要盲目加以干预或改变,我们首先要解读出病症的意义。我对家庭做心理治疗时,根本准那么是只做些微扰动和促进,扮演一个“捣乱”的人,等待家庭自发的变化,让家庭在变化中释放焦虑、,让人们感觉问题不是全部,也并没有真正地阻碍家庭的情感交流和家庭的正常生活。在问题伴随下,家庭仍可以保持高度和谐的关系。我会努力寻找问题下面的平衡点,为问题增加新意义,并通过改变问题的意义,来让家庭觉得问题的存在其实只是问题观念的存在,。我比较注重关系疗法,“心理安康"作为一个标本来宣传,少去说孩子怎么样就是对,怎么样就是错,我认为这种强化本身的危险系数很大。事实上,详细到个人,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安康的标准,假设硬套某些标准,会发现没有人真正属于安康的范围。同样,很难说有一个家庭是完全安康和谐的,这种家庭只存在于概念中或治疗师的浪漫梦想中。每个家庭既存在欢乐、幸福,又存在愤怒、争吵,存在情感背离,存在分裂,存在不平衡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8页,共260页
……我个人感觉心理安康只是一种美丽的梦想,假设真有心理安康的人,、变化的情绪、复杂的行为,需要索取也需要奉献,需要犯错也需要成功。因为人是活的,生命是流动和变化着的。这里的故事大部分改写自中央播送电台《星星夜谈》亲子关系栏目中的来信,少数是《父母必读》杂志社提供的。由此我要感谢青音、段冬梅两位女士的帮助,还要谢谢责编刘君对电台采访播音资料的整理。同时,也要感谢朋友王小屋、毛征对本书的修改和指正。
温暖的港湾
培养亲密依恋
—-幼儿期心理开展任务
依恋是由儿童和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场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假设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忽略(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和人形成良好的依恋,,,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和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安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8页,共260页
很多母亲会担忧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历,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开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才能,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和环境适应的才能。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和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开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忧,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开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开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开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和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和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
和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和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仁慈,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9页,共260页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假设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回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回绝原来曾和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开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存,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决、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渐渐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开展任务——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