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免费营销模式的利与弊
免费试吃、免费试用、免费美容、免费体检、免费抽奖……满大街的免费,让人应接不暇。就连擦皮鞋的都玩起了“免费”——先给你免费擦一只鞋,如果你想让另一只灰暗无光相形见绌的鞋也焕然一新,对不起,请先掏钱买支鞋油。
一窝蜂的免费,使免费成了一个筐,啥都往里装。仿佛不挑起“免费”这面旗帜,就生怕消费者不买帐。于是不少营销人士感慨:怪只怪市场竞争太激烈,消费者都已经被宠坏了。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人们偏偏向往免费的午餐,于是乎,名目繁多的免费营销模式蔚然成风。
然而细细琢磨,有名无实的所谓“免费”比比皆是,不少商家只是拿免费当噱头,说大话,办小事。口号喊得响,所送赠品却价廉质劣,只求一嗓子引来万众瞩目,借机捞一把快钱,消费者满意度却抛在脑后。他们对市场并不构成真正的力量。更别说类似免费擦一只鞋、免费美容半张脸这类陷阱式营销,那只是败坏了免费的名声。的邵光荣就曾经公开讽刺过一些婚恋网站,“其实除了注册不要钱,啥都要钱,如果免费注册就算是免费的话,那51230也不用说自己是免费婚恋网站了,因为谁都能说自己是免费的。”
所以,蜂拥而来的免费,一方面把消费者宠坏了:反正都是不值钱的东西,要了也白要,不要白不要,要完就拉倒,掏钱买个毛。一方面把不少消费者吓坏了,有的甚至对免费产生了抗体,一见免费,立马免疫,避之唯恐不及。
典型性免费营销模式的三大特点
对于实体市场而言,免费营销,无非是各式各样的营销形式其中之一。
打折、降价、买赠、抽奖、换购、积分、印花集点、送现金券……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营销方式里,买赠、抽奖、积分兑礼等等都需要商家在商品之外给予消费者免费赠品或奖品,而免费营销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单独的营销工具甚至营销模式而存在,显然靠的不仅仅是免费。
那么,典型的免费营销模式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应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免费营销是不以购买为先决条件的赠送。
一场典型的免费营销,可以限量、限时领取,可以要求顾客填写个人资料,但是,唯独不能以必须购买作为先决条件或附加条件,否则,就与买赠这种常规营销没有实质区别了。对于实体市场来说,真正的免费应视为一种非常规武器,它对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号召力,对竞争者具有更大的杀伤性。原因何在?就在于它是无购买先决的免费赠送——消费者无须付出什么,却肯定能得到什么,这就是它的力量来源。
第二,免费赠品要具有一定价值,能对消费者产生一定吸引力。
这点不难理解,在街头派发一个袋包、送个小小试用装,你能称之为真正的免费营销吗?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没有一点含金量,免费就只是一个噱头,或者常规营销的一个小引子,并不能产生免费所应有的爆炸效应。
第三,免费通常不是单一方式,而要与其他营销工具配合使用。
免费送既不是爱的奉献,也不是爱的供养,不能赔本赚吆喝,赚了人气亏了财气。
送免费的午餐,目的是为了卖不免费的晚餐;送馅饼,目的是为了让顾客来买炊饼和烧饼。而商家与消费者的赠予关系并不等同于亲朋好友间的礼尚往来,消费者收了商家白给的东西,未必就乐意掏出自个的钱包。所以,要想卖得好,还得通过其它营销手段想办法,买赠、抽奖等等的配合必不可少。组合拳打出去,销量才有可能上得去,活动数据才会变得好看。
免费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从典型性免费模式的特点来看,实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