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剂学实验——小肠吸收实验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07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剂学实验——小肠吸收实验课件.ppt

上传人:aluyuw1 2022/10/16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剂学实验——小肠吸收实验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剂学实验——小肠吸收实验课件 】是由【aluyuw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剂学实验——小肠吸收实验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生物药剂学实验 (ExperimentofBiopharmaceutics)
2011-2012学年(1)学期
中国药科大学
任课老师:魏元锋
******@
中国药科大学
小肠吸收实验
中国药科大学
【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在体肠管回流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通过药物的大鼠在体肠管回流法实验,求出药物的吸收速率常数(K),半衰期(t1/2)以及每小时吸收率等。
仪器与药品
中国药科大学
(二)试剂
%亚硝酸钠;
%氨基磺酸铵;
%津田试剂(%二盐酸萘乙二胺代替)(以上置冰箱保存);
;
;
;
-Ringer磷酸缓冲液():,,,,,,;
(10mg/mL,)。
仪器与药品
中国药科大学
(三)样品
(1mg%SMZ)
溶媒组成同Krebs-Ringer缓冲液。称取SMZ10mg和酚红20mg后,加入少量蒸馏水混悬,加入碳酸氢钠并微热使溶解(必要时滴加数滴1NNaOH液),得甲液。另将缓冲液的其它成分用蒸馏水溶解,得乙液。将甲液缓缓加入乙液中,添加适量蒸馏水至1000mL,即得。
(20g/mL)
溶媒组成同Krebs-Ringer缓冲液。称取酚红20mg。加入少量蒸馏水混悬,加入碳酸氢钠并微热使溶解(必要时滴加数滴1NNaOH液),得甲液。另将缓冲液的其它成分用蒸馏水溶解,得乙液。将甲液缓缓加入乙液中,添加适量蒸馏水至1000mL,即得。
实验动物
大鼠,200g左右
实验原理
中国药科大学
消化道主要包括胃、小肠和大肠(结肠),小肠又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最为突出的结构特点是它具有非常巨大的上皮表面积,药物通过上皮吸收。小肠表面有环轮状粘膜皱襞和绒毛突起,绒毛上还有许多微绒毛,大大增加了有效吸收表面积。由于被动转运速度与表面积成正比,故小肠既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尤其是十二指肠),又是药物主动吸收的特殊部位。
根据pH分配学说,对于以被动扩散机制吸收的药物,未解离型(分子型,非离子型)的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易吸收,离子型则难以吸收。理论上弱酸性药物从酸性溶液中(pH<pKa)的吸收好;而碱性药物从碱性溶液中(pH>pKa)的吸收好。尽管如此,大多数药物仍可被小肠迅速吸收,这说明有效吸收表面积是决定吸收速度的主导因素。
实验原理
中国药科大学
在体法不损伤研究部位的淋巴和循环系统而明显优于离体法。但由于肠道能吸收或排泄水分,导致供试液体积变化,可加入不被吸收的标记物(如酚红)来分析校正小肠水转运对药物浓度的影响。
药物肠吸收实验方法
在体实验法
离体实验法
肠回流法(2~5mL/min)
单向肠灌流法(~)
肠襻法
翻转囊法
组织流通室法
分离肠系膜法
细胞模型法
徐术,刘忠良,,2009,20(16):1266-1268.
翁榕安,.。医学综述,2009,15(2):269-270.
实验操作
中国药科大学
三、腹部除毛:将腹部毛刮除或剪除。
四、小肠两端插管:沿腹部正中线(腹白线)切开腹部(约3~4cm),在十二指肠上部(先找到胃)和回肠下部(先找到盲肠)各插入细玻璃管并用线扎紧,缝合切口(不缝合,上覆以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
实验操作
中国药科大学
七、取样:回流开始后10min,取样二份,一份1mL,,分别作为药物和酚红的零时间样品。其后每隔10min亦同样取样二份。
注意事项:每次取样后应立即补充酚红溶液(20g/mL),取样至60min后停止回流。
八、含量测定:
空白液:用供试液(或试验结束后的循环液),按上法操作,但不加萘乙二胺显色剂
数据处理
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