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第七节破伤风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88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节破伤风课件.ppt

上传人:gyzhluyin 2022/10/16 文件大小:10.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节破伤风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七节破伤风课件 】是由【gyzhluyi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七节破伤风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破伤风 (Tetanus)
人畜共患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
运动神经中枢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的兴奋性增高,全身肌肉或某些肌群发生持续痉挛性收缩。
世界性的传染病,我国较少,呈散发性。
病原
破伤风梭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型厌气性革兰氏阳性杆菌。可在体外形成芽胞,芽胞位于菌体一端,细菌呈鼓槌状或火柴棒状。在严格厌氧肉肝汤中发育良好。在含葡萄糖鲜血培养基划线培养,厌氧条件下,菌落光滑透明,露珠样,时间较长,呈蜘蛛状,边缘不整齐。易为普通苯胺染料着色,无荚膜。广泛分布于土壤、饲料、粪便等。
破伤风梭菌的周鞭毛
产生外毒素:
痉挛毒素:痉挛毒素引起破伤风症候群,刺激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溶血性毒素:引起马、兔溶血。
非痉挛毒素:对神经末稍有麻痹作用,其他毒性尚不清楚。
引起疾病主要是痉挛性毒素。该毒素不耐热,加热65℃,5分钟灭活,其毒力仅次于肉毒梭菌毒素的第二种最强的细菌毒素。
抵抗力:繁殖体与一般无芽胞菌相似,形成芽胞抵抗力较强。煮沸1小时能较有效杀死该菌。
消毒剂:5%石炭酸,10%漂白粉,3%甲醛。
发病机理
主要通过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毒素可通过神经隙传到脊髓,然后移行到延脑(生命中枢),毒素与脑干、脊髓腹角(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性而结合,不能释放甘氨酸。而甘氨酸是脊髓神经抑制性突触的介质,脊髓神经兴奋性升高,引起僵直、痉挛、采食、饮水困难,出汗—脱水,肌肉长时间痉挛,肌肉分解乳酸,引起自体中毒。
头部:嘴半张,或完全不能张开,或牙关紧闭,不能进食,人为给食,吞咽困难,眼睛可动,眼球稍突出,第三眼睑(内眦)也突出,这是破伤风早期特征,鼻咽肌收缩,鼻孔开张呈喇叭状,耳朵直立不能转动。
颈背:颈肌收缩,颈向前伸,颈静脉沟显见,背部呆板,不灵活。
腹部:轻轻上提,卷腹(或吊腹,反刍、嗳气不能进行,臌气,腹围增大。
人的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