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弟子规》教案.pdf

格式:pdf   大小:1,11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弟子规》教案.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2/10/16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弟子规》教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弟子规》教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弟子规》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课第1课??《弟子规》总叙

学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习2、会背《弟子规》总叙。
目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一、介绍弟子规
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
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程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
教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
学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
过字经》。
程《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
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实
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
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
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
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
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
就应该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
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
《大舜的故事》——孝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
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
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
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
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
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
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
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
诸侯。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课??题第2课??“入则孝”之“父母呼”:.
学1、复习《弟子规》总序。
习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目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
标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
过2、是否为父母捶背。
程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教?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学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过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程2、教师领读。
教?3、学生试读。
学?4、指名读。
过5、齐读。分行读。
程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
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
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
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
长辈呼?应勿缓?;同学呼?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
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
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
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
“曾子”,以孝着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
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
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
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业
1、背诵“父母呼”。
2、帮父母?收拾餐桌。
课??题第3课??“入则孝”之“冬则温”
学1、复习“父母呼”。
习2、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目3、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标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会读、会背。进一步理解“孝”。
难点????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父母呼”。?
过2、是否帮父母收拾餐桌。
程二、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教?1、听泛读“入则孝”之“冬则温”。
学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程2、教师领读。
教3、学生试读。
学4、指名读。
过5、齐读。分行读。
程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冬则温”“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
的意思。孝敬父母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应该从关心父母的起居生
活开始。
讲“黄香”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很早过世他和父亲
相依为命。夏天天气非常热,他每天都给父亲扇枕席,以便让父
亲安歇;冬天非常寒冷,为了让父亲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每天
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
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子能懂
得这样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扩上书朝廷申报,批准孝廉,成
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
双”的赞誉。
我们都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
母。
2、“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
就是向父母问候,这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
度。?“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
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
3、“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一定要告诉双亲。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
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你出门时一定要向告诉父母到哪里,什么时
候回来,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反必
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
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四、拓展:
行孝是每个人的责任,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做的事情。同学
们,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你们想不想孝敬一下为你辛苦
为你操劳的父母呢?设想一下:今天放学回家,你看到父母工作
了一天非常劳累,你想怎样孝顺你们的父母呢?
五、作?业
1、背诵“冬则温”。
2、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
课??题第4课??“入则孝”之“事虽小”
学1、复习“冬则温”。
习2、学习“事虽小”。
目3、理解“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标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理解“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难点????理解意义。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
?过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程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教?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学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过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程2、教师领读。
教3、学生试读。
学4、指名读。
过5、齐读。分行读。
程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
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
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
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
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
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
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
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
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
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
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
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
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
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
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
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
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着名的清官。
五、作?业
1、背诵“事虽小”。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课??题第5课??“入则孝”之“亲所好”
学1、复习“事虽小”。
习2、学习“亲所好”。
目2、理解意思,启发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标3、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理解意义,辨别是非。
教一、检查作业
学①背诵“事虽小”。
过②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么??
程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所好”
教?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所好”。
学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程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
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
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
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
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
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
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
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
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
到欢心。
3、“身有伤,贻亲忧”。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
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让父母担心。
4、“德有伤,贻亲羞”,指如果你的品德不好,你的亲人就会为
你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
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
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
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父母让做的事情,不去做;任性,不听话;跟爷爷奶奶吵架;跟
小朋友抢东西、打架……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五、作?业
1、背诵“亲所好”。
2、回家扫地、拖地。
课??题第6课??“入则孝”之“亲爱我”
1、复习“亲所好”。
学习
2、学习“亲爱我”。
目标
3、懂得尊敬父母,用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帮助父母改正过失要讲:.
究方法。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理解意义,学会体谅。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亲所好”。?
过2、昨天回家扫地、拖地情况。
程二、学习“入则孝”之“亲爱我”
教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爱我”。
学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过2、教师领读。
程3、学生试读。
教4、指名读。
学5、齐读。分行读。
过6、同桌练习背诵。
程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
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
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
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
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孔子在世时,他有一个名字叫闵子骞的弟子。年纪很
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
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出门,就叫闵子骞驾车,闵
子骞冻的直哆嗦。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就拿鞭子打他,谁知鞭
子下去却把棉袄打烂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后母
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父亲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
哀求父亲说:“有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儿寒。”这句话感动了父
亲,也感动了后母。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变成了慈母。孔子特
别称赞闵子骞:“真是难得可贵的孝子啊!”
????我们就是要学习闵子骞这种孝心,不管父母对我们如
何?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尽好自己的本分。
2、说说自己的父母批评你或打你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
样对待的?怎样做才会更好?
说说父母为什么这样做?学会体谅。
3、今后你打算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
四、作?业
1、背诵“亲爱我”。
2、跟父母聊天,说说自己以前做得不对的事情,给父母道歉,请
求父母原谅。
课??题第7课??“入则孝”之“亲有过”
学1、复习“亲爱我”。
习2、学习“亲有过”。
目2、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标3、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了解父母的辛苦,及对自己的教育。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亲爱我”。?
过2、说说跟父母聊天了吗,聊的什么?
程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过”
教?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过”。
学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过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程2、教师领读。:.
教3、学生试读。
学?4、指名读。
过5、齐读。分行读。
程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亲有过”,“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
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
上堂课我们学了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啊!那么
作为子女应不应该劝谏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当呢?
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
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而且在劝说
父母时语气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
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
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
2、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
的再劝谏。“号泣随”,就是觉得很伤心、很难过。“挞无
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
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四、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
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就
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
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
我军。他的父亲不采纳。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
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伤心?他:.
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宗已经看出相当
的危险。他的父亲李渊,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就走出去
看。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听了儿子最后一次规劝,及时停止
了这项军事行动。后来终于平定各地贼寇,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五、作?业
1、背诵“亲有过”。
2、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课??题第8课??“入则孝”之“亲有疾”
1、复习“亲有过”。
学习
2、学习“亲有疾”。
目标
3、学会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照顾父母。
重点会读、会背。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难点????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教?一、检查作业
学齐声背诵“亲有过”。?
过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
程?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教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学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过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程2、教师领读。
教3、学生试读。
学4、指名读。
过5、齐读。分行读。
程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
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
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
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
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
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
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
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
时服药。
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
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
些礼节。
四、讲故事: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
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
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
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
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
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
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
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五、作?业
1、背诵“亲有疾”。
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
课??题第9课??“出则弟”之“兄道友”
1、复习“总叙”和“入则孝”。。
学习
2、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目标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一、复习
学背诵“总叙”和“入则孝”。
过指名背。
程齐背。
教二、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学?1、听泛读“出则弟”之“兄道友”
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程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
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
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
就是孝道。
举例:
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会是什么心情?
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不能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就不会产生怨恨了。
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
四、联系实际讨论:
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作?业
1、背诵“兄道友”。
2、照顾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
课??题第10课??“出则弟”之“或饮食”
1、复习“兄道友”。
学习
2、学习“或饮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目标
3、懂得尊老爱幼。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理解意义,懂得尊老爱幼。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兄道友”。?
过2、说说是怎样照顾小朋友的?
程二、学习“出则弟”之“或饮食”
教?1、听泛读“出则弟”之“或饮食”
学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过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程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不管是饮食,还是坐、走,一定要先礼让长辈。我们从小
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
2、“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长”,长辈。“呼”,叫。“即”,立即,马上。“代
叫”就是代替呼叫。“长呼人即代叫”意思就是长辈呼唤儿
女的时候,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要赶紧代替父母去转达。
“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
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
四、联系实际:
1、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先让父母、长辈、弟妹吃,然后自己吃。
2、在家里,父母长辈叫你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应立即答应,问父母长辈什么事情,然后立即去做。
五、作?业
1、背诵2、自己洗袜子(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课??题第11课??“出则弟”之“称尊长”
学习1、复习“或饮食”。
目标2、学习“称尊长”,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尊敬长辈。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理解意义,懂得尊敬长辈。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或饮食”。
过2、你是怎样洗袜子的?
程二、学习“出则弟”之“称尊长”。
教?1、听泛读“出则弟”之“称尊长”。
学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过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
言、退恭立。
????称呼长者,不可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
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
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2、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如果自己骑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
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百步以:.
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如果长辈站着,年幼的人就不可以坐
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你才可以坐下。
四、联系实际:
你在路上遇到长辈或父母的朋友时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要站好,有礼貌的问候。主动叫叔叔阿姨。
五、作?业
1、背诵“称尊长”。
2、回家与父母一起表演本课内容。?
课??题第12课??“出则弟”之“尊长前”
1、复习“称尊长”。
学习
2、学习“尊长前”,理解意思。
目标
3、懂得尊敬长辈,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重点????会读、会背
难点????懂得尊敬长辈,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教一、检查作业
学1、齐声背诵“称尊长”。?
过2、怎样与父母表演的?
程二、学习“出则弟”之“尊长前”
教?1、听泛读“出则弟”之“尊长前”
学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过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程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要是低到听
不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
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
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2、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就是他的年纪像父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
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他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
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
四、联系实际:
1、讨论: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长辈说话的?应该怎样做?怎样与人相处?
2、教师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
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
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
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
尊敬他,要尊重他。
五、自由练习背诵。
?六、作?业
1、练习背诵。
2、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课??题第13课??“谨”之“朝起早”
学习1、复习“出则弟”。
目标2、会背“谨”之“朝起早”,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珍惜

最近更新

2025沙石购销合同书协议书书 15页

2025版个人过桥借款合同书 15页

2025版会议会务服务合同书协议书书 15页

电脑配件运输承揽合同模板 7页

2025年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43页

2025年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 43页

感悟青铜之美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19页

2025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44页

2025年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 45页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 46页

2025年塔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 58页

2025年天津仁爱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推.. 45页

2025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 45页

2025年天津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完.. 46页

2025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44页

2025年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 45页

客户服务年度回顾-客服售后关键问题 23页

2021电话客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10页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 43页

2025年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44页

宠物医学的挑战与变革-探索解决之道与规范化进.. 28页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44页

2025年宁波工程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 44页

电荷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公开课获奖.. 14页

定制护理方案-满足医疗机构多样化需求 23页

守护之策:医院抗感染战役-全员参与,共创零感.. 26页

合规审计报告范文 5页

《工会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24页

考博英语模拟试卷1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页

年度员工综合考核表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