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轨道交通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
线路与车站的规划与设计
线路规划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车站规划与设计
换乘车站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线路规划
线路规划设计是在已经确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条件下,研究某一条或某一段线路的具体位置,确定相关细节,包括线路的路由方案、敷设方式以及站点选择等。
1、影响因素:
1)线路的性质、作用、地位
2)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
3)城市道路网及建设状况
4)线路敷设方式及技术条件
5)与城市发展的近远期结合
6)其他因素
2、分析方法
一般在1/5000~1/10000地形图上进行,特殊地段采用1/2000地形图,提出2~3个方案作为比选和论证的基础
1)客流吸引条件;
2)线路条件;
3)施工条件;
4)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5)费用和工期
线路敷设方式
地下、地面、高架3种方式。
1、地下线:城市中心区,浅埋为好。
2、地面线:造价最低
3、高架线:高架线占地少
高架线问题:破坏市容、环境影响、侵犯隐私权。我国考虑道路红线宽40以上才设置高架。
线路位置方案比选
1)线路条件比较:包括线路长度、曲线半径、转角等。
2)房屋拆迁比较:包括拆迁房屋数量、质量、使用性质、拆迁难易等的比较。
3)管线拆迁比较
4)改移道路及交通便道面积比较
5)地铁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比较
车站数量及其分布
一般车站分布应满足如下原则:
1)尽可能靠近大型旅客集散点
2)密切配合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网
3)与城市建设密切配合
4)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5)兼顾车站间距的均匀性
站间距繁华区一般控制1km左右,~。
车站分布比选
由于车站造价高,车站数量对整个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影响较大,在进行线路规划时,一般要做2~3个车站数量与分布方案的比选
比选时要分析乘客使用条件、运营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工程难度和造价等几个方面,通过全面、综合地评价,确定推荐方案。
线路规划的一般步骤
步骤如下:
1、收集基础资料,落实边界条件
2、研究线路走向,确定线路位置
3、提出和比选规划方案
4、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