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关于思乡的故事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思乡的故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思乡的故事【4篇】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话出自《泊船瓜洲》,诗人借用“春风”来表现他的其次层深意,当时王安石被宋神宗恢复宰相之位,王安石上京入职,这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重新燃起新盼望,就像春风吹过,大地复苏之感。一个绿字将江岸两边的春色描绘的淋漓尽致,极富表现力。
2、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出自王安石的《读史》,这是一首咏史诗,表达诗人对于后人对自己评价的忧虑,在当世当时都难以将一件事表述清晰,更何况是后世呢?古人留下的也只是糟粕,真正的好东西流传不下来的,就像画像再好的画师也画不出其精气神。
这首作品中,诗人忧己忧古人,从而起到警示作用,告知后人史书记载也不精确,大家要信任历史真相。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在诗中王安石赞美梅花的顽强与高雅,在寒冷的冬日,它依旧单独绽放。从而情感升华,从赞美梅花升华到颂扬在逆境中努力奋斗的人,这群人不畏强权,坚持抱负,不放弃,奋斗在第一线,诗人赐予最确定的评价。
王安石名句还有许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简介篇二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见。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解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爽。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王安石代表作元日篇三
《元日》是王安石的另一代表作,其诸多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有许多,如《梅花》、《泊船瓜洲》等都是千古佳作,元日的红火度也不亚于这些作品。《元日》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只有短短的28个字,这部作品与以往的政治诗,咏史诗有着不同的韵味,作品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部作品主要意思是:旧的一年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过去了,春风带着新的一年来了。每户人家兴高采烈的喝着屠苏酒迎接新的一年。太阳高照,人们将去年的旧桃符换成新桃符。
《元日》制造于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期,1067年,宋神宗登基为帝,王安石受到了神宗的器重和信任,最先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后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后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直至宰相一职。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直新年,新春降临,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喜乐融融,王安石触景生情,随即联想到变法后的美妙生活,从而创作了这首作品。
《元日》这部作品外表是描写千家万户欢快过新年的喧闹场景,诗句中有爆竹声,家家户户换旧符挂新符,整个画面欢快且万象更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作品深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推行新法的美妙愿景,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整部作品词风欢快,情感积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篇四
王安石变法其动身点是好的,他最终要打到两个目的,就是“富国”和“强兵”,在王安石的坚持不懈下,王安石变法在肯定程度上有了很好的效果,加强了北宋封建专制统治,稳固了北宋政权。新法推行以来,大力兴修水利,共修建了17000多处,开开荒地,垦田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非常之一。更是针对理财和整军公布的新法不同程度的抑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及恶势力,为百姓谋得了福利。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削减了农夫的负担。
但是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创新型的全面社会改革活动,处于封建社会的人们因循守旧,很难承受新事物,新想法,而且这次变革严峻的`干扰和触犯到了官僚地主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想方设法攻击变法。守旧派与新法派双双对决。王安石为人刚愎自用,党同伐异,不听取老一辈改革家范仲淹,司马光等人的意见,最终遭到了严峻的抨击,让新法的推行难上加难。
王安石则深陷变法中,不能自拔,他急于求成,对于各方面的考虑欠缺周到。不仅如此,王安石在用人便利有着严峻的问题,只要同意王安石变法的人他对认为是一派的,不问其人品,从而引狼入室,培育了一批奸臣小人如曾布,魏继宗等人。王安石只知理财和整军,却忽视了行政改革,北宋朝政千疮百孔,王安石在其伤口上连续撒盐,这明显是不行为的。
新法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的漏洞与缺点,种种内因外因最终导致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介绍《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这是一期百家讲坛的电视节目,主讲人是康震,叙述的是北宋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康震先后获得了文学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后始终在从事文学讨论工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学院教授等职位。康震发表了学术论文近40多篇,还先后出版了4部学术著作等,是一个资深文学讨论者。
这讲内容主要包括22讲,其重点叙述的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功绩。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自幼聪明,勤于读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年幼时期就能下笔成文,年纪稍长就跟着父亲宦游南北,对基层的人们生活感同身受,这对其的文学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历史上,王安石在文学长成就很高,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作品颇丰,其中留下千古名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以至于后人对于王安石的功绩全部归于其在文坛山,却遗忘了在政坛上王安石也是一个牛人。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这期节目就是叙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成就,那就是王安石变法又称为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就是依据早年的为官经受,结合社会现状从而推行的一些列新法,王安石位列人臣,官至宰相也成为了一名改革家,但是变法最终失败。在《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这个揭秘中,就全方位的透析了王安石在政治上的得与失,成与败。